優質雞的飼養管理要點(1 / 3)

優質雞的飼養管理要點

一、提高成活率

一般情況下,優質雞的成活率在100-120天之前均應達到97%以上才算達標。

(一)滿足優質雞的生活條件

1.溫度。保溫是育雛成敗的關鍵,育雛期適宜溫度為:第1周32-35℃,以後每周下降3℃,4周以後開始脫溫,此後舍內溫度以保持在25℃左右為最好。保溫操作時要根據雞苗的行為來判斷溫度是否適當,溫度適宜,雛雞則均勻地散開;如果雛雞倦怠、氣喘乃至虛脫、腳幹則表示溫度過高;如果雛雞擠作一團並“吱吱”鳴叫則表示有賊風進入,此時應認真檢查門窗及天花板有否漏風等。供溫可采用育雛傘、地坑、煙道及火爐、煤氣爐等加溫設備。

2.濕度。雛雞需要在幹爽的條件下飼養,適宜的濕度為10日齡前60%-70%,10日齡後50%-60%。雞體對溫度的感覺與濕度有關,夏季越濕越熱,冬季越濕越冷。

3.通風。通風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舍內的有害氣體及塵埃密度,補充新鮮空氣,保持舍內的氣流速度,並調節舍內的溫度和濕度。一般要求舍內氨氣濃度低於20×10(右上負6),即以人走進雞舍,眼睛、鼻子不會受到刺激為適度。育雛階段要處理好保溫與通風的關係。哪怕是最冷的天氣,也要保證一定時間的通風。具體做法是,先提高舍內溫度,再開窗(或排氣扇)通風片刻,等舍內溫度降到要求的溫度以下時即關閉窗戶(或排氣扇)。如此反複通風數次,即可達到目的。飼養中大雞的雞舍也應注意通風換氣。雞舍可安裝排氣扇進行橫向或縱向負壓通風。或安裝牛角扇進行正壓通風。如果采用縱向負壓通風加水簾設備聯合應用可同時起到通風及降溫效果。

4.密度。1-30日齡,地麵或網上平養為每平方米30隻左右;多層籠養(配負壓通風係統)為每平方米46-60隻。31-60日齡,地麵或網上平養為每平方米15隻左右;階梯式籠養為每平方米25-30隻。61-100日齡,地麵或網上平養為每平方米8隻左右;階梯式籠養為每平方米12-15隻。

5.光照。進雛後第1-2天實行通宵照明,其他時間都是晚上停止照明1小時,即保持23小時光照時間,這樣即使停電雞也不會受驚打堆。光照強度的原則是由強變弱。1-2周齡時,每平方米應有2-3瓦的光量(燈距離雞群2米左右);從第3周齡開始改用每平方米0.7-1.5瓦的光量,實際上隻要雞隻能看到采食飲水就已經夠了。

6.墊料。1-4日齡雛雞網上平養可用牛皮紙。此後地麵平養所用墊料要求幹燥鬆軟、吸水性強、不發黴、長短粗細適當。常用的墊料有鋸末、米糠、切短的玉米秸、稻草、破碎的玉米棒等。飲水器周圍的潮濕墊料應及時更換。

7.飲水。網上平養或地麵平養可采用飲水盅及水槽飲水,階梯式籠養可采用水槽或乳頭飲水設備,但1周齡內均應用飲水盅飲水。供雞群飲用的水源可來自深井水或自來水,而來自淺井水或江河水需經過砂石多次過濾澄清且經漂白粉或其他消毒劑處理消毒後方可使用。務必保證飲用水的清潔衛生,並注意保證雞隻有足夠的飲水位置。

8.飼料。應選擇質量穩定、信譽良好的飼料廠家生產的全價顆粒飼料或濃縮料,具有一定技術人才及生產設備的雞場也可根據下述中速優質雞飼料營養成分標準推薦表自行配製全價飼料,但雛雞料最好還是先用名牌廠家生產的全價顆粒破碎料。

9.滅蠅、滅鼠。應盡量降低雞糞的濕度,且保證清除雞糞的時間不超過1周;或在飼料中適量添加殺蠅的藥物(如每噸飼料添加250-500克蠅得淨預混劑),可大大減少蒼蠅的數量,必要時可投放藥物滅蚊滅蠅。定期使用藥物滅鼠,一般每季度滅鼠一次。

10.消毒衛生。一批雞轉出雞舍後應及時進行清舍消毒。

(二)搞好育雛工作

1.製定好入苗計劃。計劃內容應包括飼養的品種、數量、入苗時間、所需的雞舍及設備、飼養人員、飼料、添加劑、藥物、疫苗、水電及適當的流動資金等。

2.做好入雛前的準備工作。入苗前應將雞舍及所有用具反複衝洗消毒後,再次注意檢查所有設備及用具是否已經完全準備好,在計劃入雛前24小時左右對雞舍進行預溫,使雞舍溫度達到28℃左右,保溫傘下或火坑地麵上溫度達到32-35℃。夏季炎熱,可不用提前預溫。入雛前應依飼養雞群的數量準備好充足的雛雞料,並應準備好育雛期間需要接種的疫苗及預防性藥物,如水溶性多維(羅維328、速補14等)、白糖、抗菌素類(如恩諾沙星、強力黴素、紅黴素等)及抗球蟲藥(如克球粉、球安、伏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