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親者逝(2 / 2)

精神一鬆懈,蘇從熙立即便感覺頭暈目眩,眼簾沉重,人也跟著昏了過去。

接下來的幾天,蘇從熙一直沒有蘇醒過,由於累極,又受了風寒,竟然發起了高燒,將鳳簫、玉壺二人嚇了個半死,生怕她有個三長兩短。

二太太周氏雖然不喜太過柔弱的方氏,但畢竟人已經去世,再加上蘇從熙素來乖順,又是自己嫡親的孫女,見她病來如山倒,自然也是心疼的,於是吩咐下人將她搬回了暖春院,自己親自照料。

方氏乃是年輕媳婦,上有老太君、老夫人,喪禮不宜太過隆重,於是隻做了七天的道場。

九月初五,宜祭祀、塞穴、入殮、破土、安葬。

蘇從熙前次受了風寒,元氣大傷,卻仍是堅持要去送方氏最後一程,老太君、大太太、二太太年事已高,又是長輩,隻是象征性地送了送,在馬家設下的路祭處歇了下來。

馬家是大姑娘蘇容姿的婆家,馬老夫人是她的婆婆,因著蘇家的地位,她在馬家倒也過得舒心自在。此次由於蘇容姿有了身孕,倒是不曾前來。

馬老夫人親自將蘇老太君等人迎入後院客房內,馬夫人則招呼著大太太與二太太。

“唉,自古紅顏多薄命,沒想到三夫人這般才貌雙全的女子竟這般早逝,留下四姑娘四哥可如何是好啊?”馬夫人眼瞅著不過三十多歲,細眉長目,高顴闊額,薄唇尖臉,雖然表麵上一臉戚容,不過雙目卻閃著不明意味的精光。

雖然蘇從熙如今不過才五歲,但是上一世卻也足足活了二十五年,自然看得出馬夫人的惺惺作態,仗著自己年紀小,人又不舒服,隻是向馬夫人行了叩謝之禮便不再理會她了。

馬夫人見蘇從熙態度冷淡,倒也不甚在意,又裝模作樣地擠出了幾滴鱷魚淚,淒淒慘慘地說道:“三夫人走得早,四姑娘今後的教養可得費些心了,可別讓人說了閑話去。”

“可不是麼,這孩子真真是可憐!”小小年紀便經受喪母之痛,二太太望向蘇從熙的目光倒的確有了幾分疼惜。

馬夫人連連點頭附和,瞥了一眼粉雕玉琢的蘇從熙一眼,歎息道:“四姑娘生得好,將來必定是個有出息的,這教養問題可得好好抓抓。正好我娘家三妹妹從小知書識禮,性情敦厚,到時候咱們正好多多走動。”

馬夫人娘家姓許,在前些年也算得上是商州有名的望族。不過由於前年許老爺被免了職,許家人逐漸走起了經商這條路子,雖然比以前富足,但是再不複當年的榮光。

真當自己是五歲小娃麼?蘇從熙在心底嗤笑,自己的親娘屍骨未寒,竟有人打起自己老爹的主意來了。不過這個時候還輪不到她來說話,還是保持沉默為好。

果然,大太太開口道:“馬夫人說得在理,我家熙兒也是個懂事的,這教養問題倒是無需操心。”

馬夫人畢竟也是官家媳婦兒,平日裏接觸的官夫人也不少,自然也是有眼色的,見蘇家二位太太不悅,雖說神情有些訕訕,倒也不好再開口。

蘇從熙由此倒是對大太太有了幾分好感。這些年來,祖父蘇振明和父親蘇鴻燁一直在外為官,母親也在任上照顧父親,自從她出生以來便跟著在峨眉縣生活,隻在前年春節回過一次洛陽蘇家,因而對蘇家人也沒什麼印象。

過了馬家路祭,殯葬隊伍繼續前進,蘇老太君等人留在了馬家路祭處歇息,蘇從熙執意要走完全程,老太君憐她母女情深,隻是吩咐了自己的兩個丫鬟隨身伺候,倒也隨她去了。

蘇家墓地位於城東十裏外的東崗,下葬之時蘇從熙終於掉了淚,哭得死去活來,蘇澤晟見姐姐哭也跟著哭了起來,兩姐弟竟是哭成了一團。

根據有司的安排,蘇從熙與蘇澤晟各持一匹黑帛獻給方氏,跪拜叩首之後又哭了起來。

這是姐弟倆與方氏的最後一次道別了,即使蘇澤晟才四歲,也感覺到了悲哀,哭得淒淒慘慘,好不可憐,隨行的親友也紛紛落淚。

“四妹,四弟,逝者已逝,節哀吧!”說話之人是蘇家二姑娘蘇從怡,二爺蘇鴻詵的嫡長女,長得十分妍麗,在老太君與大太太麵前皆十分得寵。

三姑娘蘇從茹是大房二爺的庶女,性子溫婉,平日裏十分安靜,一直沒什麼存在感,今日依舊跟在蘇從怡身後,半句話也不多說。

蘇從熙不喜歡在陌生人麵前表露自己的情緒,見蘇從怡勸慰,便抽噎著收了眼淚,扯了扯嘴角應了,隻在心底默默流淚。

無論再悲戚,日子總是要過的,一轉眼已經到了冬月十三,馬上便要冬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