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鋼琴音樂教學表演藝術當中的問題及策略(1 / 2)

鋼琴音樂教學表演藝術當中的問題及策略

藝術探索

作者:陳靜

【內容摘要】在中國鋼琴音樂文化教育的發展曆程中,中國的鋼琴教學模式與鋼琴音樂的發展曆程息息相關。我們在教學進程中,應在注重基本功培養的基礎上盡可能培養學生的民族音樂知識,從而把這種教學方案因材施教地應用到教學課堂中。與西方鋼琴文化相比較,中國鋼琴文化起步較晚,且沒有形成自己獨具的風格特征。如何將“中國風”的鋼琴表演與音樂創作並行,是每個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問題。文章主要通過對現有鋼琴表演藝術教學展開分析,從而發現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鋼琴教學 中國風 教學模式

一、鋼琴表演藝術教學現狀

1.改變了傳統以“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隨著中國教育的快速發展,鋼琴表演藝術教學從過去傳統的以“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逐漸實現以“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再是教育工作者把係統的理論知識一點一滴地灌輸給學生,而是更多地提高學生本身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主觀的學習意識。教師所起到的是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方向的作用,要更好地激起學生的興趣點,再把鋼琴表演藝術慢慢深入,從而確實提高學生對鋼琴表演藝術的熱愛。

2.西方作品在教學中占有主導地位

中國目前的鋼琴教育作品分析還是以“西方音樂”作品為主,教師應在教授音樂中具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去發現中國音樂的美,盡可能地將中國音樂帶到課堂中去,去感受和聆聽民族樂器嗩呐、琵琶、二胡等,去感受不同中國樂器所表達出的韻律與意境,並將具有中國自己本民族特色的音樂,有技巧地運用到教學課堂中,把西方音樂與中國音樂相結合,將民族樂器的曲目實踐到鋼琴彈奏中,增加學生對鋼琴的興趣點,而不是單一的西方教學模式,以一種新的教學視角去詮釋“中國風”音樂的美。

二、鋼琴音樂作品在教學中的模式及問題

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每一個鋼琴演奏者的必經之路,隻有具有良好的音樂理論素養,才能更好地理解作曲者的意圖,從而更好地表達出作品內涵。所以說,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1.當前鋼琴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音樂文化從向往和崇拜逐漸轉變為如何更好地欣賞和享受。鋼琴是從西方傳來的西洋樂器,如今在我國的普及率也日漸遞增。鋼琴教育也在我國各大音高校中占據了不可或缺的位置。在高校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上是去了解、學習、探究西方音樂作品和模仿世界各種流派的演奏風格,不斷去推敲探尋這些曲目的創作背景,並更深入地對作曲風格結構進行分析鑽研。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延續了很多年,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也更加豐富,演奏技巧也更加精湛,但靜下心來聆聽這些鋼琴曲,仍缺乏我們本民族的一種東西。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