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藥物(續)
甲硝唑Matronidazole
(甲硝基羥乙唑,滅滴靈,滅滴唑,FLAGYL)
【性狀】為白色或微黃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有徽臭,味苦而略鹹。在乙醇中略溶,在水或氯仿中微溶,在乙醚中極微溶解。熔點為159~163℃(化學結構見第3章“3”)。
【藥理及應用】除用於抗滴蟲和抗阿米巴原蟲外,近年來,廣泛地應用於抗厭氧菌感染。本品的硝基,在無氧環境中還原成氨基而顯示抗厭氧菌作用,對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則無效。對下列厭氧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①擬杆菌屬,包括脆弱擬杆菌;②梭形杆菌屬;③梭狀芽胞杆菌屬,包括破傷風杆菌;④部分真杆菌;⑤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等。
口服吸收良好(>80%),250mg或500mg口服,1~2小時血清藥物濃度達峰,分別為6μg/ml和12μg/ml。靜滴本品15mg/kg,以後每6小時滴注7.5mg/kg,血漿藥物濃度達穩態時峰濃度為25μg/ml,穀濃度可達18μg/ml。本品在體內分布廣泛,可進入唾液、乳汁、肝膿瘍的膿液中,也可進入腦脊液(正常人腦脊液中的濃度可達血液的50%)。在體內,經側鏈氧化或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而代謝,有20%藥物則不經代謝。其代謝物也有一定活性。甲硝唑及其代謝物大量由尿排泄(占總量的60%~80%),少量由糞排出(6~15%)。t1/2約為8小時。
主要用於治療或預防上述厭氧菌引起的係統或局部感染,如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係、下呼吸道、皮膚及軟組織、骨和關節等部位的厭氧菌感染,對敗血症、心內膜炎、腦膜感染以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結腸炎也有效。治療破傷風常與破傷風抗毒素(TAT)聯用。還可用於口腔厭氧菌感染。
【用法】厭氧菌感染:口服,1次0.2~0.4g,1日0.6~1.2g。靜滴,1次500mg,於20~30分鍾滴完,8小時1次,每次滴注1小時。一療程7天。預防用藥:用於腹部或婦科手術前一天開始服藥,1次0.25~0.5g,1日3次。治療破傷風:1日量2.5g,分次口服或滴注。
【注意】
(1)經肝代謝,肝功能不足者藥物可蓄積,應酌情減量。
(2)應用期間應減少鈉鹽攝入量,如食鹽過多可引起鈉瀦留。
(3)可誘發白色念珠菌病,必要時可並用抗念珠菌藥。
(4)可引起周圍神經炎和驚厥,遇此情況應考慮停藥(或減量)。
(5)可致血象改變,白細胞減少等,應予注意。
(6)孕婦禁用。
【藥物相互作用】
(1)可減緩口服抗血凝藥(如華法林等)的代謝,而加強其作用,使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2)西咪替丁等肝酶誘導劑可使本品加速消除而降效。
(3)抑製乙醛脫氫酶,因而可加強乙醇的作用,導致雙硫醒反應。在用藥期間和停藥後1周內,禁用含乙醇飲料或藥品。
【製劑】片劑:每片0.2g。
注射液:50mg(10ml);100mg(20ml);500mg(100ml);1.25g(250ml);500mg(250ml)。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含甲硝唑0.5g及葡萄糖12.5g。
栓劑:每個0.5g;1g。直腸給藥,1次0.5g,1日1.5g。甲硝唑陰道泡騰片:每片0.2g。陰道給藥,1次0.2~0.4g,7日為一療程。
替硝唑Tinidazole
【性狀】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味微苦。
【藥理及應用】對大多數專性厭氧菌,如脆弱擬杆菌、梭狀芽胞杆菌、真杆菌、梭形杆菌、陰道嗜血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韋榮球菌等以及滴蟲、阿米巴原蟲、梨形鞭毛蟲等有抗生作用。
口服吸收良好,2小時血藥達峰。口服2g,血藥峰濃度為40~51μg/ml;24小時為11~19μg/ml;72小時仍可檢出為1μg/ml。t1/2為12~14小時。本品主要由尿排泄(原藥25%,代謝物12%),少量隨糞排出,中度或重度腎功能不良者藥物動力學性質無明顯變化。本品在體內血漿結合率為12%,能進入各種體液,並可通過血腦屏障。
用於厭氧菌的係統與局部感染,如腹腔、婦科、手術創口、皮膚軟組織、肺、胸腔等部位感染以及敗血症、腸道或泌尿生殖道毛滴蟲病、梨形鞭毛蟲病以及腸道和肝阿米巴病。
【用法】厭氧菌係統感染:口服每日2g,重症可靜脈滴注,每日1.6g,1次或分為2次給予。
手術感染的預防:術前12小時服2g,手術間或結束後輸注1.6g(或口服2g)。
非特異性陰道炎:每日2g,連服2日。
急性齒齦炎:1次口服2g。
泌尿生殖道毛病蟲病:1次口服2g,必要時重複1次。或每次0.15g,每日3次,連用5日。須男女同治以防再次感染。兒童1次50~75mg/kg,必要時重複1次。合並白色念珠菌感染者須同時進行抗真菌治療。
梨形鞭毛蟲病:1次2g。
腸阿米巴病:每日2g,服2~3日。兒童每日50~60mg,連用5日。
肝阿米巴病:每日1.5~2g,連用3日,必要時可延長至5~10日。應同時排出膿液。
口服片劑應於餐間或餐後服用。靜滴每400mg(200ml)應不少於20分鍾。
【注意】
(1)禁用於有血液病史者及器質性神經係統疾病者。妊娠期首3月嚴禁服藥,以後須權衡利弊後慎用。哺乳期婦女禁用。
(2)不良反應主要有惡心、厭食、腹瀉、口中有金屬味,偶見頭痛、疲倦、舌苔、深色尿。尚有過敏反應,如皮疹、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白細胞一時性減少等。靜滴部位偶致靜脈炎。有時也可出現神經係統障礙,如頭昏、眩暈、共濟失調等,停藥可恢複。
(3)本品有抑製乙醛脫氫酶作用,加強酒精的效應,可出現雙硫侖(雙硫醒)反應,如嘔吐、麵部潮紅、腹部痙攣等。服用本品期間應禁酒。
【製劑】片劑:每片0.5g。
注射液:每瓶400mg/200ml或800mg/400ml(含葡萄糖5.5%)。
吡呱酸PipemidicAcid(PPA)
【性狀】微黃色或淡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在甲醇或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溶,在水或氯仿中極微溶解,在乙醇、乙醚或苯中不溶,在氫氧化鈉試液或SD冰醋酸中易溶。本品對光不穩定,遇光色澤漸變為汙黃色。
【藥理及應用】對大腸杆菌、變形杆菌、克雷白杆菌、枸櫞酸杆菌、沙雷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對腸杆菌屬、綠膿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需較高濃度才有抗菌作用;對腸球菌無效。
口服400mg,2小時血清藥物濃度達峰,約為2.5μg/ml,不足治療濃度。但尿中濃度可達血清濃度的百倍以上,1日2次各口服400mg,尿濃度可達900μg/ml,到12小時仍保持170~230μg/ml,t1/2約為3.3小時,而腎功能不足者則可延長到16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