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廝殺,由於鐵甲軍的橫衝直撞,毫無畏懼的魯莽死戰,也正中了陷陣營的下懷,立竿見影的就被殲滅了六七百人,高順見狀,急忙有喊道:“陷陣戮敵,其疾如風。”陷陣健兒動作神速,有如飆風之疾。每橫列七十人,縱十人,七百人的方陣漸漸開始往裏收縮,將剩下的敵人包圍在其中,逐個消滅。
見到同袍戰友一個又一個的倒下,恐懼彌漫在包圍圈之中,不乏有人喪膽高喊:“降了,我投降了,別再殺了。”可陷陣營的兵士們彷佛耳聾一般,麵無表情,麻木的重複著機械的殺戮。又是一陣痛苦的哀嚎,那死亡的呐喊,絕望的掙紮。西涼鐵甲軍的將士們臨死之前,還在回想那些傳言:衛將軍體恤士卒,愛兵如子,從不濫殺向卒。伴隨著血光迸濺,以及屍體倒下激起的陣陣積雪,最後一名鐵甲軍也被刺死。在陣外觀戰的董旻癡癡的看著一千精銳鐵甲慢慢的消亡,他茫然了,不知所措的愣在那裏。直到聽到了高順一聲呐喊:“董旻,你自行了斷罷。”他恍若隔世的清醒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董旻抽出佩劍,自刎而死,從馬背上栽倒的一瞬間,他的目光盯著遠處迎風招展的大纛旗,看得格外的清晰,上麵寫著一個“高”字。那是高順高公綏,他董旻,敗得不冤。
雪白的大地被染成了紅色,孟兕看著眼前的一幕幕,不由得對陷陣營五體投地,可他不善言辭,隻是默默的跟在高順身旁,陪伴著他。高順走到董旻屍首處,割下了首級,掛在了戰馬的得勝鉤之上,對孟兕說道:“孟將軍,我等可向衛將軍複命了。”
孟兕頻頻點頭,也不多言。
高順即刻翻身上馬,高喊道:“陷陣集結,其徐如林。”隻見陷陣營猛士,各個舒緩行進,有條不紊的集合,其行列齊肅則如林木之森然有序。一個個把塔盾掛在了背後,再一次豎起了槍林,跟在高順與孟兕之後,撤退了。
高順,字公綏。並州人士,初為呂布帳下步兵都尉。後為公孫先賞識,提拔為陷陣營校尉,獨領一營。
自此次一戰,公孫先親自上書,薦為勇武中郎將,品秩比二千石,地位僅次於將軍。勇武中郎將,大漢並無此職,是公孫先特別設立的,沒有實權,隻有俸祿。目的是為了嘉獎有功的將領,天子也是欣然接受了公孫先的進諫,又稱之為:勇武郎。特賜三尺三寸金牌,上書幾個大字:勇武郎公綏高。高順是第一個授勳的人,自然是無上榮光。
一時間大漢軍營之中的將領,為這勇武金牌躁動。任誰都想建功立業,獲得這勇武郎的敕封。
這正是,風林火山顯鋒芒,三國無雙陷陣強。肅穆威嚴高公綏,正是大漢勇武郎。
就在董卓即將破滅之時,那弘農楊氏也想來分一杯羹,討個戰功也好讓弘農王劉辯漲漲聲望。欲知公孫先如何打算,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