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金鑾殿之上,天子劉協正襟危坐,等著接見討伐董卓歸來的主要將領。陳王劉寵在前,公孫先、曹操緊隨其後。三人進殿恭敬俯首跪拜道:“末將等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劉協喜笑顏開,看著三人說道:“三位愛卿快快請起。來呀,給皇叔看座!”
有大太監畢嵐親自搬過來繡龍墩,劉寵再謝隆恩,端坐以後,朝劉協拱手施禮,肅聲說道:“陛下,此次討董,幾乎全仗衛將軍帶領麾下一眾勇將不辭辛勞平定司州諸郡,還是請衛將軍奏報明細吧。”
劉協看看公孫先,笑道:“公孫愛卿再立功勳,果然不負大漢龍驤之名。快快道來,朕洗耳恭聽。”
公孫先深施一禮之後,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將討董期間所有事情詳細說明。如何攻堅,如何智取,如何鬥將等等等。一時間口沫橫飛,讓小天子劉協跟諸文武官員聽得大感過癮。
待公孫先講完,劉協還是一臉的意猶未盡,可以看得出他少年心性,血氣方剛,很向往疆場征戰。而這其中該隱瞞的自然都被公孫先隱瞞,或者換成別的方式講述。諸如董醜陣亡,赤兔馬陷入坑中摔死等等。整個講述過程可謂滴水不漏,嚴絲合縫。
劉協點點頭說道:“愛卿所述著實精彩,讓朕聽得心中激蕩呀。哦,愛卿所奏司隸校尉之事,朕已經派人將綬帶印信送出。那賈文和算無遺策,正當此職務。也好替朕查辦百官之中藏汙納垢之人!”說完,看向袁逢、袁隗兩個老家夥。
袁氏兄弟紛紛低頭,不與劉協的目光交彙。劉協見狀,也不多言,接著對公孫先說道:“愛卿呀,如今戰事平定,那潁川侯府也在陽翟竣工,你可前去觀瞧。”
公孫先急忙跪倒,恭敬說道:“多謝陛下厚賜,臣謝恩。臣想告假數日,望陛下恩準。”
“朕準了,聽聞你那夫人有喜,是該多陪伴與她。”劉協笑著答應下來。
公孫先又說道:“陛下,張濟將軍麾下三萬西涼精兵可擴充虎賁軍,還請虎賁大將軍接管。”此話一出,滿朝文武再次沸騰起來。保皇派以盧植為首自然是大讚公孫先忠心耿耿,而袁氏一門則是皆為憂慮,天子若是掌握了兵權,恐怕對他們十分不利。
這個主意自然是出自賈詡,張家叔侄手下三萬西涼兵可是一支勁旅,若是握在公孫先手中,不免受到劉協猜忌,公孫先本來不願交出去,賈詡再三分說其中厲害關係,公孫先這才答應送給劉協。
劉協聽聞,大喜過望,公孫先果然沒有擁兵自重。即刻說道:“善,朕封張濟為宛城侯,揚武將軍,綬帶印信即刻頒發。還請王老將軍去與宛城侯交接兵權。”說完,看著虎賁大將軍王越。
王越恭聲應諾,公孫先也急忙替張濟謝恩。
劉協又該封的封,該賞的賞,一應完畢之後。看了看時辰,又對諸臣說道:“諸卿還有事奏否?有事早奏,無事散朝。”
諸文武皆高呼道:“臣等恭送陛下。”
朝會散罷,盧植不乘車駕與公孫先並行,二人相談甚歡之時,曹操也湊了過來,三人寒暄之後,結伴而行。
盧植率先說道:“孟知,孟德爾等此番再立新功,可謂國之棟梁呀。”
不等公孫先開口,曹操率先開口,謙虛說道:“盧尚書過獎了,操不過是幫襯罷了,此番誅滅國賊,司隸大捷,全依仗孟知一人。”
公孫先連連擺手,盧植又說道:“孟知呀,老朽犬子年幼,年方九歲,已經從老家來至雒陽,我想他拜你為師,你看如何?”
“啊?這,這萬萬不可。師公當世之大儒,小子豈敢僭越?論輩分,我還要叫他一聲小師叔呢。豈可亂了綱常倫理?”公孫先想到沒想,急忙拒絕了。
盧植老臉顏色一變,嗔怒道:“哼,孟知何出此言?至聖先師仲尼公曾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何故如此迂腐?老朽就要讓你收其為徒。你不可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