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法名稱合一 說道論三才(1 / 2)

公孫先三人穩坐廂房之內,皆不再討論黃天當立的話題。繼續上演求醫問藥的戲碼,說一些關於眼疾的事兒。不說公孫先、盧毓二人心思縝密,就連典韋這個莽漢也知道其中厲害關係,所以都是心知肚明便好,說的多了以免隔牆有耳。

不多時便傳來了陣陣敲門之聲,典韋聞聲開門。門前站著一名道士,身後是那普一道人跟小道童。典韋將三人讓進屋內,那普一道人引薦道:“此乃我土正道大祭酒,合一真人,總領我大道一百零八治。”

“天人合一乃大道,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合一真人,在下雒陽人氏孫悟空,這廂有禮了。”公孫先老神在在的說出來這麼一句,頗顯出自己深知道家經典的樣子。

而對天人合一的理解,正是趙愛兒與自己所雙修《靈飛丹經》中的記載。道家修煉,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合一真人白麵無須,眉宇之間盡顯不凡,舉手投足之間也是瀟灑飄逸,果然是土正道大祭酒。再看衣著也是比普一要更加華貴,身穿那道袍也是鑲金嵌玉,頭頂太乙玄黃冠,腰間懸著一口寶劍,此乃身份的象征。

他聽這麵前的瞎子話中頗具道家深意,不由得開口大笑,說道:“哈哈,適才聽閣下言講天人合一,也是悟道的大賢呀,貧道合一,稽首了。”

但看這合一道人說了聲無量天尊,接著侃侃而談道:“誠所謂: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

合一道人滔滔不絕,冗長的念誦了良久,見諸人聽得入神,他便停頓片刻,又接著說道:“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乃為天人合一之境界。貧道雖道號合一,但卻與此化境相隔甚遠。”

公孫先聽罷,麵容平靜,但心中泛起波瀾:這道士有點本事,絕不能小看了這個土正道,著實有些門道。恐怕比那太平道黃巾賊還要厲害許多。旋即,佯裝感慨的說道:“哎呀呀,真人所言著實讓在下茅塞頓開,猶如撥雲見日。這天人合一之境界原來如此呀!”

盧毓也是心中暗暗讚歎這合一能說出這道家精要,不由得朝合一拱手一拜,說道:“真人道法精深,必能醫治家父眼疾!”

隻有典韋聽得昏昏欲睡,把頭栽了又栽反醒過來,見盧毓說話,也連忙朝合一道人拱手施禮。

合一道人連連擺手,而後說道:“諸位莫要誤解,貧道不通醫理,治不得閣下雙目之疾。”

公孫先還演上癮了,即刻表現的大為失落,長歎一聲說道:“唉……難不成在下複明無望嗎?不是說這後土殿妙手回春嗎?唉。”

這一下子,讓盧毓、典韋二人都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演的跟真的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公孫先真的瞎了一般。

合一道人緊走兩步,對公孫先說道:“閣下何必沮喪,貧道治不得,並不表示這後土殿就無人可醫治,隻因為土正聖女閉關悟道,所以閣下不必失望,且先行轉返,他日再來。”

公孫先聽合一道人如此說辭,就知道這是緩兵之計,定然是這個聖女不願相見,或者是故作神秘,讓人覺得想見聖女勢必登天,這樣就能顯得她這個聖女高高在上。

眼見沒有結果,公孫先將計就計說道:“孫韋,留下供養香錢,咱們回府。”

到這個時候,典韋也是漸入佳境,配合公孫先演了起來。

典韋滿臉不樂意的將包袱打開,隻見一包袱全是黃燦燦的馬蹄金,而後惡狠狠的說道:“哼,爾等收好了,我家主人一心向道,些許供奉算不得什麼。隻是,下次來時,定要給主人醫治,否則下場便如此。”但聽典韋口中呼喝一聲“開”,抬起一條腿踩在地麵上,這萬鈞之力,開山裂石,地板再次被跺的稀碎。合一道人頓時瞠目結舌,典韋見狀不依不饒的“哐,哐,哐”又是三腳落下,力道比剛才更大,更猛,一時間地麵三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