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率領一眾文武來在轅門前迎接高幹所部,這也是提升士氣的一種方法。畢竟是大捷,在此時出現的正是時候。
但見浩浩蕩蕩的步騎軍而來,鎧甲在陽關的照耀下無比的光亮,刀槍劍戟林立,旌旗迎風招展,得勝曲婉轉悠揚,果然是一支凱旋之師。
頭前一員將,身高八尺開外,虎背狼腰,金盔金甲,白麵無須,掌中青龍戟,杆上畫有盤龍,朱漆為飾,懸係彩鉞叫金錢豹尾子。座下大宛青鬃馬,高二丈長八尺,馬蹄子碗口一般大,唏律律長嘶一聲,宛若龍吟。此人正是袁紹的親外甥,高幹高元才。
高幹身旁還有一文士,與高幹長相極為相似,也是劍眉英目,俊俏少年郎。頭戴束發冠,身穿輕甲,內襯褐色長袍,腰懸佩劍,與高幹有說有笑。這人乃是高幹胞弟,名曰高柔,字文惠。胸中也是極有韜略,可謂滿腹經綸,此次為高幹所部參軍。
高幹、高柔一文一武,被譽為“冀州雙壁”,僅次於“河北四庭柱”之名。如今袁紹對這兩個外甥更加器重了,而袁譚、袁熙失勢,袁紹打算好好栽培兩個外甥,日後也好輔佐袁尚。
轉眼間,高家兄弟就到了袁紹麵前,二人單膝跪地,於袁紹見禮:“末將,高幹(高柔)拜見主公。”
“哈哈哈哈,吾之賢甥,快些免禮。”袁紹一手攙起一個,攜手攬腕往中軍大帳而走。
帳中已然備齊了酒宴,自然少不了一陣痛飲。而從袁紹酒後之言中,高氏兄弟也聽出了袁紹已經決定了自己的繼承者,二人相視一笑,點了點頭,又向袁紹表了忠心,保證會好生輔保袁尚。
袁紹聽罷,自然大喜。喝了個寧酊大醉,被兩個外甥架起來,送往寢帳之中歇息。
南皮暗伏的於毒被鏟除,讓公孫先十分不痛快,而得知是高幹兩兄弟所為,這讓公孫先再次正視了三國時代的人。高幹演義之中雖有記載,但並不是什麼大才,而高柔更是聞所未聞。
幾日後,張寧送來了書信,心中言道張燕十分惱怒,要率領人馬前來冀州,不過被公孫婷攔下,畢竟如今張燕已經被趙雲納為妾室,也不可能再帶兵出戰。
公孫先放下書信,淡淡一笑,心中暗道:是呀,怎麼能通過三國演義一本來衡量活生生的人呢?連張燕都是女人,更何況其他。我根本就不了解這個時代呀!
正在公孫先沉思的時候,郭嘉闖入了帳中,躬身施禮道:“君侯,方才擒下一細作,說是陽翟辛氏之人,要麵見君侯。”
公孫先回過神來,說道:“哦?陽翟辛氏?可是辛評辛仲治?”
“據那人言講,正是仲治族人。”郭嘉答道。
公孫先點了點頭,即刻要見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