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穿了,人們在外麵拚死拚活,特別是幹他們這一行,一腳邁進監獄,一腳踏進棺材。為的是什麼?終究不過是利益。
這個利益有很多種,有的人在意的是名聲,有的人渴望的是權利,絕大多數人要的是錢。
平焦碼頭的延續時間鬧得這麼大動靜,已經死了一個人,坐牢一個人,還有一個變成植物人。究其原因就是讓君主損傷了上千萬,說到底還是那批貨。
這一點,鹿溪看的通透,那張北羽呢?他並不傻,當然也非常清楚。可他卻沒辦法像鹿溪說的那樣做。因為他是個有原則的人,他信奉的是仁義二字。
在張北羽看來,自己的做法是以德報怨。你王震山坑了我一把,可我不會把你賣了,這就是我張北羽的行事的風格。可能有人會說,既然如此仁義,為何當成忍心讓小乞丐頂包。
仔細想想,不就是因為張北羽的“仁義”才讓小乞丐甘心情願替他蹲八年苦窯。不就是因為這一點,江南、立冬才誓死追隨在左右,甘心俯首稱臣。
先比之下,鹿溪是理智的,冷靜的,甚至到了極端的狀態。這並不代表她是個壞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讓這個團體保證利益最大化。
鹿溪與張北羽不同,她所想的隻是如何能讓[四方]強大起來,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至於通過什麼手段,無所謂。哪怕有可能會做出一些有悖人們心中那所謂道德底線的事情,也在所不惜。
……
張北羽總算有了點反應,搖搖頭說:“我覺得問題的關鍵不在這。在於我們太弱小,沒有跟[君和]抗衡的能力。”
鹿溪愣了一下,似乎沒有想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點頭道:“你說的沒錯。可既然你明知道我們沒能力跟[君和]對抗,為什麼還要背這個黑鍋呢?如果你告訴君主,是王震山拿了他的貨,或許事情就會有改變,至少他不會完全針對我們。”
張北羽繼續悶頭喝酒,耷拉著腦袋,沒有說話。
鹿溪靜靜的看了他一會,說道:“我明白,因為你想自己扛下來,可結果是什麼?”
說完這句話,鹿溪站了起來,情緒突然變得有些激動,“結果就是[四方]支離破散,小乞丐坐牢,三寶成了植物人!這就是你所謂的仁義?!”
忽然,張北羽也站了起來,一身酒氣,滿臉通紅,突然大吼道:“我隻是個人!我也有輸的時候,你們要我一直贏?我他嗎做不到!”
這一番話應該是在他心裏壓抑很久了,今天正好借著酒勁發泄出來。
張北羽,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卻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接受並認可了自己以前從來不敢想過的事。他是一個領導,他肩膀上擔著的是所有人的期待,這種期待越高,他的壓力就越大。
這一路走來,至少到惹上[君和]之前,張北羽都很順利。當然,原因有很多,比如幸運的眷顧,貴人的援手,也有自己的努力。可無論是什麼原因,這個現象造成了人們都認為:北風一定會贏。
可正如他自己所說,他隻是個人,不是神,不可能一直贏下去。
……
立冬輕輕拉了鹿溪一下,對她使了個眼色,示意她不要再說下去。鹿溪微微低下頭,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