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知道,江南在什麼時候會遇見自己的“命”,但絕對不是現在。現在,潘長義需要麵對自己的“命”。
說實話,如果把奪取官邸的整個過程說出去,可能不會有人相信,也一定有人會認為,潘長義這麼傻,怎麼能混到今天?
實則不然,當局者迷罷了。當一個人處在那種環境和狀態下,是無法做出正確選擇的,包括身在局中的江南也無法從上帝視角審視全局,隻能盡量推動著事件的發展。
也正是因為江南的功勞,將大潮不斷推進,讓身處潮中的潘長義隻能跟著潮水不斷向前流動,以至於滿盤皆輸。
……
三天之後,在江南的運作之下,所有手續辦理妥當,官邸正是完成移交。
這三天可把江南累壞了,工商局、稅務局等地來回跑,還好他之前就跟這些人有交情,辦起事來方便了許多。而很早之前注冊過的“四方文化娛樂有限公司”也派上了用場,官邸也正是掛在了這家公司名下。
而那一張兩千四百萬的欠條和兩套房產的欠條也全都還給了潘長義。至於那五百萬,還是被江南留了下來。
潘長義召集了一次員工大會,草草說了幾句,發了遣散費,把所有人都打發走了。而他自己,也變賣了房產,舉家離開渤原路,至於去了哪就沒人知道了。
不過江南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在以後的某一天,也許還會遇見他。
第四天,江南找的裝修公司進入官邸,開始了翻修工程。第一件事就是把門前碩大的招牌拆掉。
從此以後,渤原路再無官邸,取而代之的是三個大字:四方彙。
這個名字是江南和立冬、鹿溪商量之後定下來的。“彙”取彙聚之意。
這三個大字一掛上去,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官邸的規模不小,在天後灣人盡皆知,而且生意很好,誰都沒想到會突然易主,而且新的主人是現在最火的四方。
知道實情的人寥寥無幾,江南他們自然不會說,而潘長義也了無蹤影,人們隻能靠猜測。不過,不管是何種猜測,都逃不了一個事實:四方越來越強大。
沒錯,無論是通過什麼手段,明搶也好,暗奪也罷,能夠把官邸拿下來都不簡單。
這件事,在四方內部都沒什麼人知道,當大家收到消息之後全都傻了。短暫的疑惑之後,剩下的全部都是興奮和喜悅。這無疑再一次鼓舞了四方軍心。
……
奪取官邸,江南居功至偉,但如龍和十四同樣功不可沒,包括劉總、陳某和秦星也都有功勞,可以說離不開任何一個人。
江南不是個小氣的人,從那五百萬當中拿出了兩百萬,其中一百萬給了秦星,另外一百萬平分給陳某和劉總。這三人自然是百般推辭,最後見到江南執意要給,也隻好收下。
而重新裝修官邸,江南的預算是兩百萬。主要是因為現在官邸裏麵的裝修太過壕氣,不太適合以後四方彙的定位,不過還是有很多東西是可以留下來的,所以兩百萬綽綽有餘。
同時,江南趁熱打鐵,繼續完成十四最早提出的“產業鏈計劃”,在渤原路上又搞到一個門市房,開了一家“四方典當”,名為典當,實為放貸。
如此一來,整個渤原路上,光是以“四方”所命名的,自己的產業就已經有三家。這一次,才真正能算得上清一色!
不過這麼大的手筆,自然也要花不少錢。從潘長義那搞來的五百萬也沒剩下多少。搞定這一切之後,江南終於有時間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