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急,但是每個人心裏都清楚,再膠著的戰鬥也總有分出勝負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個關鍵的誘因形成突破。
如今這場亂戰的誘因,卻有點讓人意想不到。不是立冬、歐仔,不是張北羽,不是房雲清,也不是嶽向北、段浪。
而是如今四方當中,存在感最弱,勢力卻悄無聲息增長的“雙雁派係”。
……
派係之分存在於任何集體當中。若是這個集體的領導者處理得當,那麼這將會形成良性競爭及默契無間的合作,絕對是一件好事。反之,若是處理不當,則會從派係之分變為派係之爭。
自古以來,內鬥永遠是一個集體的大問題。
四方也不例外,存在各個派係,也就是小團體。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各個小團體之間還沒有出現任何的衝突,這要得益於張北羽的手腕。
在四方成立之初,隻有一個派係:三高。
那個時候,幾乎整個四方的人全是三高出來的,而隨著四方不斷壯大,也不斷吸收著各方麵的人,同樣的,對手也不斷變強,那麼人員自然需要更替。再加上絕大部分人,最終是不會走這條路的,當初也隻是圖個威風,臨近畢業也都該幹嘛幹嘛去了。
所以至今為止,最初的那個由三寶、陳國、小乞丐、麻杆、大鵬、魏翔等等所組成的三高派係早已崩離瓦解,不複存在,現在的三高派係也可以被視為“新三高派係”。
如今四方的三高派係代表人物變成了張耀揚,而且隻有他一個人。自從江南出了事之後,白骨已經很少露麵,幾乎屬於半退出的狀態了。
在各個派係之間,若是要比個大小,那麼,至少在張耀揚拿下榕崗之前,三高派係還不是最大的。
其次便是曾經以鹿溪、萬裏、賈丁、何其睿等人為首的海高派係。不過,在經曆渤原路決戰之後,海高派係幾乎已經名存實亡了,雖說鹿溪和萬裏在四方的地位都是高高在上,但卻沒有什麼人,實質戰力也就隻有賈丁一個人。
不過如今唐禮的回歸或許能讓海高派係重新振作。
而如今四方最為倚重的則是渤原路派係。如龍、十四、王小闖等等,甚至一直鼎力相助的暴徒,全都可以稱為渤原路派係。
再接下去,就是剛剛加入四方,但勢力不小的雙雁派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然就是趙雨橋了,再加上安家兄弟,這股力量現在同樣占據了四方全部力量的不小份額。
不難看出,所謂的派係之分,更像是“東南西北”四人之間的勢力。
首先,可以說代表三高的張耀揚和整個雙雁派係都是江南的人;海高派係則屬於立冬和鹿溪的人;剩下的渤原路派係則是張北羽的人。
說起來,新晉的雙雁派係是資曆最淺的,但這一戰當中,卻恰恰是雙雁派係打破了平衡,開始讓勝利的天秤慢慢傾斜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