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與毀滅 第1225章 逝者為大(1 / 2)

在尋常人們眼中的“道上”有很多規矩。沒錯,這裏麵的確存在著不少規矩,其中有一個規矩,時至今日仍然被人們遵循——

據傳聞,在宋、元時期,人們開始祭拜關二爺。

而拜關二爺的初衷有很多種,有人求家人平安,有人求事業昌盛等等。後來,拜關二爺的形式也開始在綠林好漢們當中展開。

舊時的綠林好漢演變至今,就成了八指、元烈、逸堂這些人——黑道。

之所以拜關二爺,是因為在道上混的人都講究個“忠義”二字。在經過《三國演義》的藝術修飾之後,關二爺麵對曹操的百般示好也不動容,更是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回到了劉備的身邊,簡直就是“忠義”這兩個字的代言人。

當然,在現在這個社會,真正能夠做到“忠義”二字的又能有幾人?別說現在,甚至早在九十年代的港片裏就有體現:《古惑仔》中的烏鴉顯然對關二爺頗為不屑。

但是!總會有那麼一些人堅守著自己的初心,與這個時代逆道而行。

此時的西郊墓地就有這樣的人,當然,這麼多人裏麵一定不止一兩個,而表現出來的人隻有一個——元烈。

“紅發”是旁人為元烈取的外號,這個稱呼非常符合他的形象特點,同時也符合他的性格特點。不過,看上去凶悍暴躁的元烈,卻是個罕見的忠義之士。

話說回來,哪怕元烈是個看重忠義之人,畢竟也要麵對現實。現實就是,白馬幫和四方不屬於同一個立場,貿然出手甚至會為整個白馬幫帶來影響。

不過,卻有一個誘因迫使他顧不得自己的立場,必須要出手。

……

年齡的大小,或多或少都能夠決定一個人思想的成熟度。正常來說,年輕人往往更容易衝動,腦子一熱什麼都不管不顧的。畢竟像張北羽、房雲清這種早熟到這個程度的人不多,當然,這也是經曆所造就的。

整個場下,房雲清的人整體年齡最大,基本上都是在二十三四歲。

四方的人其次,雖然也有不少學生,但是渤原路上的人還是占據了大部分。

反觀F.S,則是平均年齡最小的,畢竟全部都是由雙雁的學生組成。

當然,年齡小不能代表什麼,“自古英雄出少年”就是這麼個道理。但不可否認的是,年齡偏小更不容控製自己的情緒,很可能會做出什麼意想不到的事。

F.S大部隊被衝散是一個誘因,這個誘因導致了整體氣勢變弱,並且幾乎被壓製。同時,這個誘因也導致了一小部分人的戰意更濃,可以說是激起他們的鬥誌。

這一小部分人就是嶽向北和洛基的直係,加起來差不多有十四五個人。而因為嶽向北和洛基的關係是在F.S裏麵最好的,所以這些人之間的關係也不錯。

在嶽向北和洛基各自為戰的時候,這十四五個人並未離遠,就在兩人附近遊走。他們的對手不停變化,一會是四方的人,一會是天門的人,不過目的從沒變過,那就是保護各自的大哥。

不過,年輕人總是控製不好自己的情緒,更容易衝動。尤其是在常輝和公子傑倒下之後,讓他們怒火更盛,一方麵是要獲得勝利,一方麵是來自對失敗的恐懼,簡直就是群情公憤,麵對越來越多的敵人湧過來,也已經有些殺紅了眼。

而一旦情緒失去控製,行為自然也很容易跟著一起失控。

在這十幾個人當中,也有能力高低之分,有那麼四五個人有底子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小而強的力量。還別說,四方和天門這邊的混混真有點招架不住的意思,雙方一共十多個人,打著打著就越來越靠外,遠離了戰場中心。

說來也巧,東南西北好幾個方向,他們偏偏往八指、逸堂等人所在地靠攏,也就是如龍和麻杆墓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