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騎牆小人(1 / 2)

陰曆八月十三的清晨,福州港旌旗飄揚,一排排士氣振奮的宋軍將士結束了一個月海上日子,登上了陸地。

陳炎和李庭芝最早上了岸,其實他們早在前一天的夜晚就抵達了福州港,但是兩人考慮要給福州城裏的百姓營造一種勤王之師源源不斷前來的感覺,好安定城裏宋軍將士和百姓的心情,所以決定將他們帶來的一萬多士兵分成多批登陸,並且把時間選擇在了港口最是繁忙的清晨時分。

最近半年來,福州城的知州王剛中的心情就像坐上了過山車,年初臨安陷落後不久,他接到太皇太後的降詔,就明確表示要向元軍投降,並且向伯顏上呈了福州的地圖和戶冊。誰知三個月過去了,蒙古人沒來,來的是氣勢洶洶的張世傑和他率領的宋軍,王剛中兵力孱弱,沒有辦法隻好開了城門迎接宋軍進來。

益王趙昰等人進城後,王剛中一連過來好幾天心驚肉跳的日子,他擔心趙昰會對自己這個貳臣不利,沒想過過了不久,益王趙昰就在福州登基了,他不僅沒和算王剛中算舊賬,還晉升了王剛中的官職,讓他成了敷文閣直學士、福安府的知府。

王剛中心情剛剛平複了不少,趙昰卻下令他把官府幾個大糧倉都打開,要他開倉賑濟荒民。

最近一個人福建路連續遭受了三個風暴的襲擊,導致洪澇泛濫成災,山田被淹無數,百姓顆粒無收。王剛中雖然也曾想過要救濟災民,但是因為蒙古人就要南下,他想把這些僅有的家當獻給蒙古人做個見麵禮,所以一直沒有去救荒。

楊淑妃痛責了王剛中的救災不力,在王剛中唯唯諾諾開倉救濟災民的同時,就把他剛剛取得榮譽稱號的 敷文閣直學士 給剝奪了,王剛中又陷進了惶恐不安中。

這時候王剛中他聽到了蒙古大將軍張弘範就要率兵南下的消息,心裏有擔心起蒙古人會對自己不力,就連夜寫了一封信,讓人呈送給張弘範,信中說自己是因為迫於張世傑的淫威,才無奈開城迎敵的,自己的心裏可是每時每刻都想著大元軍隊伍的到來,要是張弘範的大軍一到,自己就願意助大軍一臂之力,拿下趙昰,將功抵罪。

信送出幾天後,王剛中陷入了漫長的期待中,他等著蒙古大軍,等著張弘範早日來到,可是連信使都回來一個月了,張弘範的隊伍還是沒有動靜,更讓王剛中內心不安的是,蒙古軍隊沒來,宋軍的援軍去陸陸續續的來到,早幾天他聽說連李庭芝也已經從揚州過來,聽說李庭芝還在淮東戰場上多次擊敗了蒙古人最是驍勇善戰的阿術將軍。

八月十三這天,王剛中跟隨者陳宜中、張世傑等人在碼頭迎接李庭芝和陳炎,當王剛中看到李庭芝雄姿英發的樣子,他的心情早就跌倒了冰點。他可是剛剛聽說李庭芝在揚州斬殺了他原來的愛將朱煥,就是因為朱煥暗通蒙古人。

“千萬不能讓李庭芝發現自己寫信給張弘範的事情!”王剛中在心裏暗暗想到。

這時候,陳炎、趙旻、李庭芝、陸秀夫等人已經到了陳宜中等人的前麵,大家見麵,免不得寒暄客氣了幾句,陳宜中看見陳炎一直盯著王剛中看,就介紹道:“炎兒,這位是福安府的知府王大人,快快過來相見!”

福安府的知府,那不就是原來福州的知州嗎,陳炎突然想起,以前讀元史的時候,好像裏麵有王剛中向忽必烈請罪的事情,說自己是被迫無奈才讓趙昰在福州稱帝的,後來蒙古人一到,這廝就做了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