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與魔鬼都不是虛幻的,其實每個人都是天使和魔鬼的合體,做天使還是魔鬼就要看各人的修為了。是天使還是魔鬼就在一念之間,有時做出的一些盲目選擇,或許就會影響你的一生。
南京某高校一名大學生因手頭拮據,竟然動起了歪念,謊稱手中有某女同學的浴照,以上網散發要挾她與自己發生性關係,並索要3000元錢。警方接到女同學報案,在他收到錢時將其抓獲歸案。這名大學生因自己的“一念之差”,從校門一腳踏進了牢門。
俗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說的就是“一念之差”所造成的後果,常常是令人後悔不已的。狄更斯在《雙城記》開篇說:“這是個很好的時代,這是個很壞的時代。”,意思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一念之差”就是心中的魔鬼引誘了你,如果魔鬼戰勝了天使,那麼“一念之差”就可能將人送進地獄。
有一個武士向白隱禪師請教地獄與天堂的區別,白隱禪師看了武士一眼說:“你雖然是一個武士,但沒有人會重用你,因為你不但醜而且笨。”武士一聽勃然大怒,憤怒之下,他拔出寶刀,就要向禪師砍去。白隱師不為所動,反而從容不迫地說道:“地獄之門由此打開。”
武士聞聽此言,知道自己錯了,立刻棄刀於地謙和有禮地向禪師鞠躬道歉,心中滿是慚愧白隱禪師微微一笑,手拈銀須說道:“天堂之門由此打開。”
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
被稱為世界“假發之父”的富豪劉文漢,是靠餐桌上的一句話啟發而靈感降臨,一舉發家的。1958年,劉文漢到美國旅行。一天,他與兩位美國人共進午餐。當談到什麼新行業可以在美國大行其道時,其中一個人開玩笑地說了一句“假發”。劉文漢眼睛一亮。這頓午餐成了劉文漢發家的起點,回到香港,他立即創辦了假發工廠。假發業為他迎來一條廣闊的致富之路。
真的,有一種成功隻在一念之間就實現的,與這種成功相對的是另一種情況,即對成功孜孜以求,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成功卻不肯光顧。似乎成功很偏心,對有些人特別青睞,對另一些人卻特別刻薄,就全在一念之間。
理智與糊塗的一念之差。理智是麵對人生的一種豁達清醒的態度,糊塗卻是逃避人生責任與現實的思維上的錯誤。難得糊塗不是錯,相反是一種智者的所為;長久的糊塗是一種頹廢,是對自我極度不負責的態度。理智與糊塗是兩個極點,就好像現在的網絡,那裏是理智者交流的好去處,也是糊塗者消沉的好去處。有人埋怨網絡的虛擬,卻不覺得是自己的糊塗,網絡並沒有錯,虛擬本身就是網絡存在的形式,而錯在自身尚不自知那才是極大的錯誤意識。人無完人,理智者有時也會做出糊塗事,但是理智者能及時的清醒並且改正。糊塗者明知做了一件糊塗事,卻任其糊塗下去,結果是一發不可收拾。但願理智能夠戰勝糊塗。
得到與失去的一念之差。很多的事情可以有雙向的理解方式,所謂有得必有失,就是一個雙向的理解方式。比如年齡的消逝,青春隨著時間逝去,但是成熟卻隨著時間來臨,我們失去青春的同時也迎來成熟;又比如緣分的來與去,當我們獲得一份真誠的緣分時我們欣喜與珍惜,但是總會有離別的一天,我們會為離別傷感與痛惜,從自我的角度來想,更多的是對緣分的感謝,感謝曾經的理解與擁有,因為緣分讓我們得到了友愛,或許失去的原因很多,應是心存感激才對。得到與失去也同樣是一種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