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文化軟實力視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
高教綜論
作者:喬一帆
摘 要: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提升離不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在文化軟實力視角下,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關係,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做到在教育方式、教育內容上的富有時代特點的創新。更新傳統教育,加強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對大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以及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完成實現中國夢的偉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文化軟實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責任;教學改革
隨著黨的十八大的召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已經成為了黨和人民的期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文化繼承功能,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新形勢下承擔著義不容辭的曆史責任。使大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貢獻青春才智。
一、文化軟實力內涵探析
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一個重要環節是文化軟實力,文化在國家內部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和對世界他國形成的吸引力,從內外兩個方麵構成了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擴大了國家的影響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武漢大學駱鬱廷教授認為,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的文化體現出來的凝聚力、吸引力、影響力。
二、在提升文化軟實力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當代大學生承擔的是實現中國夢的神聖職責。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偉大進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肩負起這份職責。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肩負著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的任務。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教育等係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傳輸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文化,端正大學生的政治態度和價值取向,訓練和提高大學生的政治參與能力,提升大學生敏銳的政治感和鑒別力,激發大學生的政治熱情,培養大學生的政治素質。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肩負著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傳承職責。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文化繼承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對一定時期的道德文化、社會政治與法製進行保留和總結,二是要通過教育教學,傳播給大學生,從而完成文化的世代傳承,並且在傳播道德文化、政治與法製的同時,實現對社會文化的篩選、變革、創新。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感召力,引導他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必須改進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文化軟實力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