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新教改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1 / 2)

談談新教改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課堂藝術

作者:張華

新教改下的數學教學,不僅應以常規性的手段鼓勵學生多感受理解數學知識的定義概念,探究拓展解題規律,還應讓學生以主體身份經常進行自我診斷和反思,主動探究數學活動中所涉及的知識、方法、思路、策略等較強的科學研究的性質,不斷鼓勵學生自我探索,發現規律,給學生充分探索的機會,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讓學生經曆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學課堂中變“教”為“學”,變“靜”為“動”,變“灌”為“導”,使“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變為“沒有學不好的學生”。突出探索式學習方式,強化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新教改下的課堂數學主要從四個方麵體現出來。

一、自主預習,反思質疑

新課堂教學“六環節”中首條即是自學質疑,而且學會學習的原則是學生主動的投入和反思,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而且引導學生在預習後回顧一下預習的內容和過程,多對自己提問題,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多問自己,是否對預習中不明白的地方認真推敲了嗎?不懂的地方做相應的筆記,留到課堂上共同解決或是向老師提出幫助請求,認為自己懂的地方是不是正確或是全麵,通過對應的自學檢測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通過這樣的反思訓練,能夠逐漸培養學生對預習的反思意識,理解數學發現進程,而不必追求對概念的抽象表述,促進學生學會預習、學會學習。使學生能有針對性地麵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主動探究和深入探討,再進行反複推敲、自我評價。

二、討論交流,探究反思

要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讓學生時刻動起來,眼動,心動,手動嘴也要動。讓學生的思維時刻處於活躍的階段,學生的思維交流就應該體現在首要位置,教師的“講”要退居二線。因此教師在講課時要留有餘地,不要急於給出答案,可先讓學生在全體師生麵前進行思維展示,最好也能讓學生嚐試講解,充分暴露解題過程中反應出來的問題及錯誤思維,學生自主組織討論交流,互助探究,學生間你一言我一語,雖不能一語中的,但學生能自主學習,主動思考,效率自然提高。而且集中學生的智慧,促使學生積極思維,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從失敗中汲取有用的信息,進行新的嚐試。學生在交流討論過程中能初步體會到思維調控的重要性,注意對思維過程的分析,集中力量反思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尋求解題的最佳方案。這樣就能促使學生充分思考、討論,讓學生去分析、去探索,以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培養他們獨立思考、敢於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