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來說,還是有點無聊呢。”
金發碧眼的禦姐正百般無賴的坐在大理石座位上,無聊的修剪著自己剔透如玉的指甲,化作白色粉塵的指甲落到上帝精簡衣裙的裙擺上。
盡管二者都是最幹淨的白色,但是那些許的粉塵卻看著是那麼的刺眼,上帝的聖潔不容任何事物來破壞。
上帝輕輕拍了拍衣裙,拍去修剪指甲留下的痕跡,
“不知道新來的那個家夥怎麼樣了,看著是個有兩把刷子的男人。”
上帝換了個姿勢,從正坐變成了側躺的樣子,顯的更加慵懶,極具誘惑力。
雖然外表盡顯風流,但是依舊是神聖而不可侵犯。
在她眼神所看向的地方是著名的大理石群雕塑,文藝複興時期被稱之為文藝複興後三傑的知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哀悼基督》。
這是米開朗基羅二十四歲時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創作的作品。
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聖母瑪麗亞抱著死去的兒子無比悲痛。
聖母被刻畫成一個年輕、貌美、恬靜、典雅的少婦,她默默地俯視著死去的兒子,沉思、哀悼,耶穌靜靜地躺在聖母膝上,麵部表情安祥。
整座雕像沉浸在肅穆氣氛中,並洋溢著人類最偉大的母愛情感。
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就仿佛是維納斯的斷臂,完美到無可挑剔,就像是不應該存在在人世間的東西。
所以,這個本應該好好待在聖彼得大教堂的群雕塑被上帝給偷……拿走了。
上帝順走信徒的東西能叫做偷嗎?那叫做拿,是神跡,說明神原諒了你的罪孽。
畢竟拿人家嘴短,吃人家手短嘛。
“稍微玩一下感覺也很不錯呢。”
走下坐落在高處的大理石座位,上帝緩緩的走到那個著名的大理石群雕塑麵前。
無數細小的裂痕遍布在大理石群雕塑上麵,這是上帝如何將這個群雕塑帶過來的證明。
當時的她化作名為拉斯洛·托特的奧地利地理學家,砸碎了這完美的群雕塑。
至於原因,據說是因為上帝嫌棄這群雕塑太大,不好搬運,索性就給砸碎成一個個小塊。
小巧便捷,攜帶方便,一拍就是一個人頭,妥妥的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必備神器。
“哈賣批,米開朗基羅那瓜娃子,竟然給我雕成了個男人,還是個這麼醜的男人,實在不行給弄個女人的形象也行啊”
要知道,她的聖子可是個異常可愛的男孩子啊,穿著洛麗塔服裝的樣子那叫一個…………性別不是問題。
上帝原本還是一副優雅模樣,輕柔的撫摸著大理石群雕塑,然而下一秒卻是畫風突變。
額……哈賣批?瓜娃子?四川人?
繞著群雕塑轉了一個四分之一園,從群雕塑的正麵轉到了側麵,從這裏可以看到聖母的側身,以及……聖母胸前衣帶上的簽名:米開朗基羅。
啊咧,歐洲人比我想象中的還要開放啊。
那種封建時代,已經有了孩子的少婦……
孩子都這麼大了,應該不算少婦了。
婦女……有了孩子的婦女竟然會把別的男人的名字留在自己的肩帶上,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