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花園市集資案在各大新聞媒體陸續報道出來,金帥的名字也傳遍了大江南北,與此同時,關於金帥個人的報道也出現在報紙和網絡上,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篇文章題目是:華夏最有魅力的市長。
“市長,您可成了名人了,看看這篇文章吧。”
接過了孫誌平手裏的文章,金帥看著看著忍不住的笑了起來:“這篇文章把我寫得太好了,有點言過其實。”
“我倒認為這篇文章寫得很好,特別是這篇文章的題目好,最有魅力的市長,這不僅僅指的是你個人的形象,更是對你親民愛民工作作風的肯定。”
金帥放下了報紙:“其他方麵的情況怎麼樣?”
“報紙登出的當天,就有十幾家著名的房地產公司打電話,詢問我們在向陽市地產項目的情況,這兩天就更多了,為此我還組織了十幾個幹部專門負責答複這方麵的問題。”
金帥點了點頭:“電視台去向陽市拍攝地產項目紀錄片的人回來了沒有?”
“估計明天就可以回來了。”
“很好,再好的項目也是要靠包裝的,你和電視台講一下,這方麵的工作一定要做好,我估計要不了幾天我們就又要開始忙了。”
“哲逸市長這幾天一直在準備這方麵的工作,市裏的各大賓館也都做好了準備。”
金帥站了起來走到落地窗前,想了一下轉回身說道:“對於這些準備來收購項目的房地產商,我們市政府沒有必要給他們很特殊的接待,做生意是一種互惠互利的行為,對他們太好了,反而會引起不好的效果來,要摸清這些人的心思,把握好這個度。”
以前有大老板到花園市來投資,市政府都像迎接財神爺似的拚命去巴結,金市長這樣做又是為什麼呢?孫誌平有些不明白了。
桌上的電話鈴聲響了,接起來一聽,竟然是文東打來的:“世兄,我看到報紙上關於你們市的報道了,大手筆啊。”
“嗬嗬,區區幾百個億算不上什麼大手筆,文東兄是否也有意啊?”
“我即便是有意也沒有那個財力,不過這些天有好多人都向我打聽,不知道你們的這些項目轉讓出去沒有?”
“目前正是谘詢和登記階段,過一段時間,我們準備搞一次競標,如果你的朋友有意的話,可以先來看一看,合適了就參加競標,不合適我們也不勉強。”
文東大笑:“看來世兄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啊,告訴你吧,我那些朋友都去向陽市看過那些項目了,他們都有這方麵的意思,其中有兩個人還請世兄能夠多加關照。”
“沒問題,文兄介紹來的朋友,我自然是要提供一切方便。”
“崔西進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崔書記很支持我的工作,由於我剛來到花園市,實在是太忙了,到現在還沒有去向他彙報過一次工作,有可能的話,你替我向他解釋一下,等忙過這一陣,我會親自去省城拜訪他的。”
“現在省委和省政府形成了一個默契,在你沒有解決集資案的問題之前,他們誰也不會去花園市打擾你,更不會對你的工作指手劃腳,崔西進托我向你解釋一下,他現在也不方便見你,我估計過幾天他會到花園市調研,到時候你們可以好好談一談。”
文東的話已經很明確了,崔西進之所以要讓他對金帥進行解釋,其實就是害怕金帥誤會,看來雙方這次合作基礎也並不是很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