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會聽到一種抱怨:“隻要我有更多的時間,我就會……”當問到人們喜歡更多地擁有什麼東西,您會得到各種不同的回答:金錢、假期、愛好、教育等。再向他們發問,什麼才能使他的生活更輕鬆,您會得到更加一致的答案:“我需要更多的時間!”
究竟你的時間跑到哪裏去了?時間的“盜賊”大多來自懶惰、虛度、毫無目標、做事懶散……要想掌控你的工作,就要珍惜時間,提高效率。
偷走時間的盜賊
企管專家馬可·麥西尼曾說過一個小故事:
想象有一個戶頭,每天存進86400元隨意讓你使用。不過,每天晚上12點以後,不管你有沒有花完,就自動歸零,隔天又存入86400元。如此周而複始。
若這個戶頭是你的,你會怎麼做?一定是想盡辦法,充分利用每一元錢,甚至會想辦法把這些錢轉投資成其他資產吧?
事實上,每個人真的有一個這樣的戶頭,隻不過存取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每天存進86400秒,隻能提取,不能增加。
現在,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無論你從事什麼,時間就是您要計劃、安排的對象。你應該意識到一個嚴重的事實:不知道你都閑置了多少時間。
不要以為那些忙忙碌碌的高級經理們都很清楚時間的價值。他們在時間安排上並不如你想象的那麼完美。
一家谘詢公司在給一個知名企業做谘詢的時候,曾認真地記錄了該企業總經理一周工作的實際情況。很遺憾,他每天的時間根本不是他所能夠控製的,而更糟糕的是在這一周,與業務有關的工作共有兩次,總共不超過30分鍾。真的是令人吃驚!
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會聽到一種抱怨:“隻要我有更多的時間,我就會……”當問到人們喜歡更多地擁有什麼東西,您會得到各種不同的回答:金錢、假期、愛好、教育等。再向他們發問,什麼才能使他的生活更輕鬆,您會得到更加一致的答案:“我需要更多的時間!”
究竟你的時間跑到哪裏去了?據時間管理學研究者們發現,人們的時間往往是被下述“時間竊賊”偷走的。
1.找東西
據對美國200家大公司職員做的調查,公司職員每年都要把6周時間浪費在尋找亂放的東西上麵。這意味著,他們每年要損失10%的時間。對付這個“時間竊賊”,有一條最好的原則:不用的東西扔掉,不扔掉的東西分門別類保管好。
2.懶惰
對付這個“時間竊賊”的辦法是:
使用日程安排簿;
在家居之外的地方工作;
及早開始。
3.時斷時續
研究發現,造成公司職員浪費時間最多的是幹活時斷時續的方式。因為重新工作時,這位職員需要花時間調整大腦活動及注意力後,才能在停頓的地方接著幹下去。
4.惋惜不已或白日做夢
老是想著過去犯過的錯誤和失去的機會,唏噓不已,或者空想未來,這兩種心境都是極浪費時間的。
5.拖拖拉拉
這種人花許多時間思考要做的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找借口推遲行動,又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悔恨。其實在這段時間裏,他們本來能完成任務而且應轉入下一個工作了。
6.對問題缺乏理解就匆忙行動
這種人與拖拉作風正好相反,他們在未獲得一個問題相關的充分信息之前就匆忙行動,以至於往往需要推倒重來。這種人必須培養自製力。
7.分不清輕重緩急
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數問題的人,如果不懂得分清輕重緩急,也達不到應有的效率。
所以,隻要不讓這些“盜賊”有機可趁,那麼我們就能有效地掌控我們的時間了。
你是時間的主人
許多人日複一日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一些與他們夢想不相幹的事情。不要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分子,讓你生命中的每個日子都值得“計算”,而不要隻是“計算”著過日子。
一個人真正擁有,而且極度需要的隻有時間。其他的事物多多少少都部分或曾經為他人擁有。像你呼吸的空氣、在地球上占有的空間、走過的土地、擁有的財產等,都隻是短時間擁有。時間如此重要,但仍有很多人隨意浪費掉他們寶貴的時間。
太多人浪費80%的時間在那些隻能創造出20%成功機會的人身上;雇主花費太多時間在那些最容易出問題的20%的人身上;經紀人花費太多時間在不按時參加演出的演員或模特兒身上;政治家花費多數時間為20%的有問題或就是問題本身的人運作議事,而那些人甚至不是當初投票給他們的選民。瑪麗·露絲在《節約時間與創意人生》一文中寫道:“我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市場谘詢,常常要和人們討論如何建立事業。我通常會建議他們,可以自由運用自己的時間,但最重要的時間應該優先留給那些幫助自己建立事業、認真想成功和願意協助自己達到成功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