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做事是精細的,同時他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也是異常嚴格的,他最容不得“大概”“差不多”“可能”“也許”這一類的字眼。有次北京飯店舉行涉外宴會,周恩來在宴會前了解飯菜的準備情況時,他問:“今晚的點心是什麼餡?”一位工作人員隨口答道:“大概是三鮮餡吧。”這下可糟了,周恩來追問道:“什麼叫大概?究竟是,還是不是?客人中間如果有人對海鮮過敏,出了問題誰負責?”
周恩來正是憑著一貫提倡注重細節、關照小事的作風,贏得了人們的差事稱讚。
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隻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隻是當做一種不得不接受的苦差事,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熱情。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能夠認真地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並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他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的道理。
每一個細節都是100%
注重細節,達到精益求精的程度,這是職業人士的態度。
張洪是一家汽車公司的區域代理,他每年所賣出去的汽車比其他任何經銷商都多。甚至銷售量比第二位要多出兩倍以上,在汽車銷售商中,實屬重量級人物。
當有人問及張洪成功的秘訣時,他坦言相告:“我每個月要寄5萬張卡片。有一件事許多公司沒能做到,而我做到了,我建立了每一位客戶的銷售檔案,我相信銷售真正始於售後,並非在貨物尚未出售之前……”
張洪每個月都會給客戶寄一封不同格式、不同顏色信封的信(這樣才不會像一封“垃圾信件”,還沒有被拆開之前,就給扔進垃圾桶了),顧客們打開信看,信一開頭就寫著:“祝你今天好心情,願你天天好心情!”接著寫道:“祝你天天快樂,張洪敬賀。”
顧客們都很喜歡這些卡片。張洪自豪地說:“我給所有的顧客都建立了檔案,我會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的不同,分別給他們寄不同的卡片。而且,給同一客戶寄的卡片中,也絕不會有雷同的卡片。”張洪通過這些細致的工作,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很多回頭客,而且很多顧客還介紹自己的朋友來張洪這兒買車。
應當指出,張洪的這些做法絕不是什麼虛情假意的噱頭,而是一種愛心、一種責任感、一種高明的銷售技巧的自然流露,更是把事做到位、做到細節上的具體體現。
張洪說:“真正出色的餐館,在廚房裏就開始表現他們對顧客的關切和愛心了。當顧客出現問題和要求時,我會盡全力提供最佳服務……我必須像個醫生一樣,他的汽車出了毛病,我也為他感到難過,我會全力以赴地去幫他修理。我見到老顧客如同見到老朋友一樣自然,我要了解他們,至少不會一無所知。但是如果沒有檔案的幫助,在重見他們時我肯定會像與陌生人頭回見麵一樣,重複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心裏的距離感也會拉大,這將極不利於我的銷售工作。”
如果你正在為留住客戶而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你是否也試著從一些細節入手呢?
雖然寄卡片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它卻給張洪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不但使他成了銷售的榜樣,也讓他特別開心,因為他帶給了顧客溫情,自己也感受到了快樂。有許多人往往不肯把事情做得精益求精、盡善盡美,隻用“足夠了”、“差不多了”來搪塞了事。結果因為他們沒有把根基打牢,所以不多時,便像一所不堅固的房屋一樣倒塌了。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都做得精益求精、盡善盡美。
把事做到精益求精、盡善盡美,不但能夠使你迅速進步,並且還將大大地影響你的性格、品行和自尊心。任何人如果要瞧得起自己,就非得秉持這種精神去做事不可。
精益求精是追求成功的卓越表現,也是生命中的成功品牌。精確與對工作的忠誠是一對孿生兄弟,一個人做事精確的良好習慣要遠遠超過他的聰明和專長。如果一個職業人士在工作中技術精湛、本領過硬、態度嚴謹,那麼他必定能出類拔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