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事日清,腳踏實地,懂得充分利用現在的人,決不會對將來的未知生活抱太多的幻想,也不會對往日的失敗或輝煌過多地追悔留戀,他們清楚,隻有珍視今天的生活,才不會使生命變得空虛,變得了無生趣。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時光,在可以完全把握的“今天”,多做一些事情,多付出一些行動。隻有把握了每一個“今天”,我們的生活才沒有遺憾。每一個 “今天” 都做到充實,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掌控你的工作?隻有努力做到日事日清,工作才能圓滿,甚至提前完成。
今日事今日畢
時間並不能像金錢一樣讓我們隨意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我們所能使用的隻有被給予的那一瞬間,也就是今日和現在。如果我們不能充分利用今日而讓時間白白虛度,那麼它將一去不複返。
五歲的張海迪因患有脊髓病,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隻能在輪椅上進行。不久,她做了一次手術,手術後她隻能一動不動躺在床上,可她仍然刻苦學習知識,她從鏡子裏麵看書。就這樣,她自學了小學、中學的課本,後來又開始自學英語。她對自己嚴格要求,因此進步很快,漸漸地,她開始替有關部門翻譯英語資料。有一次,她翻譯了《海邊診所》。當張海迪捧著厚厚的翻譯稿來到出版社時,老編輯被她深深地感動了。
張海迪學英語時給自己立下一個規定:每天背熟10個單詞,如果背不全,就狠狠地咬幾下自己的手指。每天給自己定下的任務一定要完成。
古人曰:今日事,今日畢。這可見古人是多麼注重今日的事情今日完成,可是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的人做事總是拖拖拉拉,今日的事情總是拖到明天去做,甚至拖到後天。有些人遇到一些挫折,就悶悶不樂,他們不知道,隻有經受住嚴峻的考驗,並且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走向成功。
人們問富蘭克林:“你怎麼能做那麼多的事呢?”“您看看我的時間表就知道了。”他的作息時間表是什麼樣子的呢?5點起床,規劃一天事務,並自問:“我這一天要做些什麼事?”上午8點至11點,下午2點至5點,工作。中午12點至1點,閱讀,吃午飯。晚6點至9點,吃晚飯、談話、娛樂、考查一天的工作,並自問:“我今天做了什麼事?”
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以一個殘疾人特有的藝術感覺,描述了一個殘疾人對生命、對健康特有的感悟。
對於我們這些耳聰目明、四肢健全的人來說,太陽光下這五顏六色、色彩斑斕的世界實在算不了什麼,人世間鼎沸喧鬧的聲音實在也算不了什麼。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再普通不過了。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便毫不珍惜那些似乎極容易得到的東西:色彩、光明、喧鬧,乃至於我們的生命。所以,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雖然耳聰目明、四肢健全、體格健碩,但卻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無法取得人生的成功。
假如今天是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天,假如每天都是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天,我們又如何對待這最後一天呢?
隻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的人,才會在“今天”創造成功事業的奠基石,孕育明天的希望。
人類有史以來,再沒有什麼日子比“今天”更加偉大。之所以說“今天”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日子,就因為它是過去所有曆史的總結,擁有過去所有的成就與創造的精華。今天的人們,相較於十年、百年前的同齡人而言,所處的境遇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人們靠著蒸汽機、電力的發明,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被解放出來。我們應該感謝過去時代的人們,因為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給今天的人們締造了一個無比美好的世界。在這樣一個世界中,我們應該比前代的人們更勤奮地工作,更愉快地生活,更加努力地為這個世界建立更燦爛的豐功偉績。
可現實中有些人,總是抱怨生不逢時,總覺得今天的一切簡直糟糕透頂,隻有過去才是黃金時代。其實昨天、明天都是微不足道的,珍視今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身處今日的世界,人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和今天一同前進,如果總是懷念過去或者夢想將來,都將毫無意義。
不等明天,明天有明天的事
有則寓言故事說:
某段時期內,因為下地獄的人銳減了,閻王便緊急召集群鬼,商討如何誘人下地獄。
群鬼各抒己見。
牛頭提議說:“我告訴人類,‘丟棄良心吧!根本就沒有天堂’!”閻王考慮了一會兒,搖搖頭。
馬麵提議說:“我告訴人類,‘為所欲為吧!根本就沒有地獄’!”閻王想了想,還是搖搖頭。
過了一會兒,旁邊一個小鬼說:“我去對人類說,‘還有明天’!”閻王終於笑了。
因為世上沒有天堂,你可以丟棄良心;因為世上沒有地獄,你可以為所欲為,但這都不足以把一個人引向死亡。沒有幾個人會想到可以把一個人引向死亡的竟然是“還有明天”。一個連今天都放棄的人,哪有能力和資格去說“還有明天”呢?所以古人說,今日事,今日畢。我們要學會的不是去設想還有明天,而是要將今天抓在手裏,將現在作為行動的起點。這樣做的時候,就真正有了明天。可惜許多人到老了都沒有明白這一點。
現在應該做而且能夠做到的事不要拖延到將來。今日事,今日畢,明天還有明天的事。一味拖延,則一事無成。有句口號說得好,“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