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不會溝通就不會工作,掌握工作的溝通韻律(1)(1 / 3)

溝通是合作的基礎,溝通的重要職能就是交流信息,互通有無,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橋梁,有溝通,才有理解。有溝通,才能更好合作。上下級良好的溝通可以讓員工感到自己是公司的一員,充分調動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可以提高士氣、激發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技能及實現生活目標。要掌控你的工作,就從有效溝通開始。

發自內心地去溝通

這是個溝通的時代。兩國的爭端,不應該用打仗去解決;夫妻有矛盾,不必破口大罵;這次生意不成,下次還可以合作;會議上“水火不容”,可以溝通後“共同改進”……

隻要我們有愛心、有耐心、有誠心去溝通,這世界一定能和諧,這社會一定能進步!

日益進步的社會和紛繁複雜的人生牽涉到千頭萬緒,方方麵麵,無意識之間就可能造成人們之間的爭執。公司與職員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甚至一個人在想不開的時候,也會和自己的腦袋發生爭執。

社會文明最大的標誌之一就是和諧,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不和諧的音符卻越來越多,把美好誤會為醜惡,把善意誤會為惡意,把真誠誤會為虛偽,把正確誤會為錯誤,把鮮花誤會為毒草……都可能成為人生中的一層陰影,一種難堪,一次痛苦。所有的這一切不和諧,最需要什麼?是的,最需要的就是溝通,最需要的就是用溝通代替爭執!

先看下麵的幾個故事:

故事一:

從前有一位宰相,知道廣東發生了大水災,請求皇上讓廣東那一年不用上繳賦稅。

可是在朝廷上皇帝不置可否,隻說“讓我想想”,於是這件事情就擱下了。

但是宰相的心裏放不下這件事,因為廣東千千萬萬的難民在飽受疾苦。於是,這個宰相在每天陪皇帝下棋的時候,他每下一步棋,都先用棋子輕輕敲著棋盤,唱著“鏘、鏘、鏘,廣東免解糧”。

一天唱、兩天唱,有一天皇帝也跟著他敲著棋盤唱:“鏘、鏘、鏘,廣東免解糧。”皇帝的話音剛落,宰相立刻跪在地上謝主隆恩。因為君無戲言,廣東當年真的不用上繳糧食了。

故事二:

有一家人一起去餐館吃飯,其中一個男孩跑前跑後、跳上跳下,還大呼小叫,不光自己家人無法吃飯,還打擾了其他人用餐。

先是媽媽哄,接著父親勸,同桌的朋友也加入,對小男孩說:如果你不吵,等下給你買糖吃。

隻是,誰勸都不管用。惹得一屋子的人都轉頭看著他們這桌。

最後餐館的侍從走了過來,在小男孩耳朵旁邊輕輕說了一句話,小孩馬上老實了。

吃完飯,這桌男主人給了這位侍從加倍的小費,並請教侍者到底用了什麼妙法,能管住小男孩。

侍者笑了笑說:“這很簡單,我隻是對他說:‘如果你再吵,我就把你送進廚房,烤掉。’”

故事三:

有個小孩要出去玩,媽媽正在廚房忙,沒好氣地說:

“不準出去!”

“為什麼嘛?”小孩問。

“不為什麼!不準就是不準!”媽媽說。

“為什麼嘛?”小孩又問。

“不為什麼!就是不準!”

“為什麼嘛?”小孩又問。

“不為什麼!”

“為什麼嘛?”小孩又問,一遍、兩遍、三遍。

媽媽實在受不了了:

“好啦、好啦,你出去玩吧!”

故事四:

有個美國公司的代表到日本談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