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好心態好生活,陽光心態創造陽光生活(2)(1 / 2)

富有與幸福呈低相關度,研究表明,富有的人隻比普通人稍微幸福一點。而親人的離去,配偶的死亡,對人的幸福影響長達7~8年。

2.你知道樂觀的奇妙嗎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悲觀的,但他們傾向於認為別人比自己樂觀。樂觀的人壽命更長。賽利格曼測試了70個心髒病人,在17個被測試為最悲觀的病人中,有16個沒有經受住第二次心髒病發作而去世了,而19個被測試為最樂觀的人中,隻有一個人被第二次心髒病的發作奪去了生命。樂觀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線。研究表明,具有樂觀性格的人在保險公司銷售人員中,往往是銷售業績冠軍。樂觀的小學生將來很少得抑鬱症,走向社會後,在工作成績和社會地位方麵均超過悲觀的人。樂觀可以通過教育而形成,一個悲觀的人通過心理訓練可以轉化成為樂觀的人。

3.五歲女兒播下的“積極”種子

心理學家賽利格曼在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數月後的一天,與五歲的女兒在園子裏播種。他的女兒叫尼奇。賽利格曼雖然寫了大量有關兒童的著作,但實際生活中對於孩子並不算太親密,他平時很忙,有許多任務要完成,其實種地他也隻想快一點幹完了。尼奇卻手舞足蹈,將種子拋向天空。

賽利格曼叫她別亂來。女兒卻跑過來對他說:“爸爸,我能與你談談嗎?”“當然可以。”他回答說。“爸爸,你還記得我五歲生日嗎?我從三歲到五歲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當我長到五歲時,我決定不再抱怨了,這是我從來沒做過的最困難的決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樣經常鬱悶嗎?”

賽利格曼產生了一種閃電般的震動,仿佛出現了神靈的啟示。他認識到,是尼奇自己矯正了自己的抱怨。

這一天改變了賽利格曼的生活。他過去的五十年都在陰暗的氣氛中生活,心靈中有許多不滿的情緒,而從那天開始,他決定讓心靈充滿陽光,讓積極的情緒成為心靈的主導。

繼而,賽利格曼將這種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定義為積極心理學。

4.積極正是一種愛

積極一詞很容易令人產生誤解,其實積極的意義是相對的,它不是一個固定結果和最後結局,積極是一個行為過程,包括過程的體驗。

積極與個人處境有關,是指個人選擇一個最能適應的環境和發揮了最高潛能的行為,是一個人把所有力量都運用到了極限而問心無愧的人生態度。一個身患絕症的人和一個處於創作狀態的作家,雖然所麵臨的人生狀態如此不同,但在積極狀態上會是一樣的,他們都可能是積極的。隻不過前者是與疾病作鬥爭而感受到生命的勇氣,後者是陷入創作高峰體驗而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兩者之比,沒有量的規定,但在質的規定上是一樣的。

積極的心理學從關注人類的疾病和弱點轉向關注人類的優秀品質,它有三個層麵的含義:第一,從主觀體驗上看,它關心人的積極的主觀體驗,主要探討人類的幸福感、滿意感、快樂感,構建未來的樂觀主義態度和對生活的忠誠;第二,對個人成長而言,積極的心理學主要提供積極的心理特征,如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積極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創造的勇氣,積極的人際關係,審美體驗,寬容和智慧靈性等等;第三,積極的心理品質包括一個人的社會性,作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為,對待別人的寬容和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成為一個健康的家庭成員等方麵。

具有積極心態的人比一般人更能忍受痛苦。積極的人更喜歡和別人交朋友,而不是獨處。他們願意主動接觸生人,願意為他人捐錢,更具有利他主義精神,更關心周圍的人,很少考慮自己的利益。積極的心理素質可以促使一個人熱愛自己,熱愛他人,熱愛這個世界,擁有快樂和幸福。

人生總有酸甜苦辣,嚐遍又何妨

人生在世,雖然隻有短短幾十年,卻要經曆各種好事、壞事,嚐遍酸甜苦辣。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是有苦有樂的,是豐富多彩又艱難曲折的,就像白天與黑夜的互相交替一般。快樂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快樂的人連路邊的鳥兒都在為他歌唱,花兒都似專為他開放。痛苦時,萬念俱灰,睡夢中也在流淚。

人總是避苦求樂的,都希望快樂度過每一天,但生活本身就充滿酸甜苦辣,快樂和痛苦本是同根生。當我們快樂時,不妨留一片空間,去接納苦難;當我們痛苦時,不妨想到往昔的快樂。

心往好處想才能幫我們衝破環境的黑暗,打開光明的出路,才能獲得更多更大的人生樂趣。在困頓、苦難麵前,一味哭喪著臉,除了磨掉自己的銳氣外,是不會賺到任何同情的眼淚的。隻有顫抖於寒冷中的人,最能感受到太陽的溫暖;也隻有從痛苦的環境中擺脫出來,才會深深感覺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就像火車過隧道,即使在黑暗中,也要看到前方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