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理財的好與壞關係到家庭的生活質量,有一句俗語:“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算計一世窮。”所謂算計,便是理財。對於理財,人們寄以無限希望,但現實生活中,不同的理財方法,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現代理財不僅建立在家庭合理消費的基礎之上,而且還是獨立於家庭消費之外的理財活動。要掌控你的生活,就要學點理財法則,這樣才能開啟生活財富之源。
選擇合適的理財方式
有一個故事,說固執人、馬大哈、懶惰者和機靈鬼四人結伴同遊,結果在沙漠中迷了路,這時身上帶的水已喝光。正當四人精疲力竭之時,上帝送他們四個杯子和一場雨。但這四個杯子中有一個是沒有底的,有兩個盛了半杯髒水,隻有一個杯子拿來就能用。
固執人得到拿來就能用的杯子,但他已絕望之極,固執地認為即使喝了水也走不出沙漠。所以下雨的時候,他把杯口朝下,拒絕接水。
馬大哈得到的是沒有底的壞杯子,但他做事太馬虎沒發現杯子的缺陷。結果,下雨的時候一滴水也沒有接到。
懶漢拿到的是一個盛有髒水的杯子,但他懶得將髒水倒掉,下雨時繼續用它接水,雖然很快接滿了,可他喝後卻不治而亡。
機靈鬼得到的也是一個盛有髒水的杯子,他首先將髒水倒掉,重新接了一杯幹淨的雨水,最後隻有他平安地走出了沙漠。
這一故事的經驗和教訓,相信會對你的理財有所幫助。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有財可理”的人和故事中的“固執人”一樣,隻認準銀行儲蓄一條路,拒絕接受各種新的理財方式,致使自己的理財收益難以抵禦物價上漲,造成了家財的貶值。
有的人和“馬大哈”一樣,隻知道不停賺錢,卻忽視了對財富的科學打理,最終因投資失誤導致家財縮水甚至血本無歸,成了前麵賺後麵漏的“漏鬥式”理財。
有的則和“懶漢”一樣,雖然注重新收入的打理,但對原有的不良理財方式卻懶得重新調整,或者存有僥幸心理,潛在風險沒有排除,結果因原有不當理財影響了整體的理財收益。
也有許多投資者和“機靈鬼”一樣,把家庭中有風險的、收益低的投資項目進行整理,也就是先把髒水倒掉,然後積極迎接新的理財方式,從而取得了較好的理財效果。
“杯子哲理”告訴我們,投資理財要與時俱進,注意摒棄理財中的固執、馬虎和懶惰,積極借鑒“機靈鬼”式的理財方式,靈活調整和優化你的投資結構,讓新鮮的“雨水”不斷注入你的杯子,這樣,才能踏上家財穩步增值的無憂之旅。
建立你的家庭賬簿
居家過日子,進進出出的開支非常零星。一日三餐、交通、娛樂等,看上去好像很固定,但總是會有一些不經意的額外支出,月底時嚇你一跳,不僅僅大大超出預算,還思前想後不知道錢花到哪兒去了。還有一些人花錢的時候糊裏糊塗,大手大腳,待清醒過來卻為時已晚。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趕快準備一個賬本,記下你生活中的每一筆開支。這個方法看似簡單,實則非常有效。
要記賬首先要選擇好記賬方法。正規的財務報表,很多人都會覺得頭痛,其實隻要肯花時間,從每天的記賬開始,把自己的財務狀況數字化、表格化,不僅可輕鬆得知財務狀況,更可替未來做好規劃。
一般人最常采用的記賬方式是用流水賬的方式記錄,按照時間、花費、項目逐一登記。若要采用較科學的方式,除了須忠實記錄每一筆消費外,更要記錄采取何種付款方式,如刷卡、付現或是借貸。
其次要特別注意記好錢的支出。資金的去處分成兩部分,一是經常性方麵,包含日常生活的花費,記為費用項目;另一種是資產性方麵,記為資產項目。資產提供未來長期性服務,例如,花錢買一台冰箱,現金與冰箱同屬資產項目,一減一增,如果冰箱壽命五年,它將提供中長期服務;若購買房地產,同樣帶來生活上的舒適與長期服務。
最後要搜集整理好各種記賬憑證。如果說記賬是理財的第一步,那麼集中憑證單據一定是記賬的首要工作,平常消費應養成索取發票習慣。平日在收集的發票上,清楚記下消費時間、金額、品名等項目,如沒有標識品名的單據最好馬上加注。
此外,銀行扣繳單據、捐款、借貸收據、刷卡簽單及存、提款單據等,都要一一保存,最好放置在固定地點。憑證收集全後,按消費性質分成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類,每一項目按日期順序排列,以方便日後的統計。
記賬貴在堅持,要清楚記錄錢的來去。無法養成記賬習慣,原因除了動力薄弱,記賬太瑣碎也是原因之一,好像不值得為了記錄金錢支出下這麼多功夫。事實上有一些記賬小技巧,可以協助持續記賬習慣。
首先是概略記錄法。
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花費相當瑣碎,能夠逐項記載當然最好,不過如果純粹因為這個因素而放棄記賬的人,可以使用僅紀錄大略支出的方式代替。例如,每日三餐費加起來總共25元,那麼,一個月的外食費即可紀錄為750元(25×30=750)。其他項目也可比照這種做法辦理,簡化方式、記錄重點,就容易把記賬變成習慣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