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走到結婚這一步不容易,而進入婚姻生活能夠很好地維持這段感情更不容易。大多數人步入婚姻的殿堂,都是要想一輩子牽著愛人的手,過著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如想維持幸福而牢固的婚姻,就要時刻對婚姻進行保鮮,掌握經營婚姻的藝術,做幸福的圍城中人。
夫妻感情需要隨時“保鮮”
年輕人談戀愛時,為了取悅對方,自然有說不盡的甜言蜜語。然而結婚後,女方有了歸宿,男方有了媳婦,有些人就“返璞歸真”了,說出的話平平淡淡、沒有半點激情。“返璞歸真”可以,但夫妻間的“感情保養”不能丟棄。
婚姻需要感情來維持,而充滿愛意的話語是夫妻感情的潤滑劑。夫妻之間的情愛語言雖不如戀人之間語言那樣濃烈,但卻如陳年老酒,甘甜醇美,回味悠長。
因此,甜言蜜語在夫妻之間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式”。老太太哪怕對丈夫隨便來一句:“老頭子,你來!”也可以說得情真意切。處於人生最美好時期的小夫妻,更要用言語時時溫暖對方,多說說“我愛你”“你真好看”“你今天好精神”“夫人,你辛苦了,看這段時間我挺忙,你又帶孩子又操勞家務,真不容易!”……
這些話說得好,肯定會使對方心滿意足。
與此相反,有些嘴巴尖利的妻子,總是位居高台,頤指氣使地斥責男人:“我瞧見你就來氣,當初嫁給你真是瞎了眼了!”把男人貶得一文不值;而有些丈夫也喜歡用“爺們兒”的口氣:“媳婦兒,怎麼還沒做好飯!都他媽累死我了,你幹事總是這麼慢,找你我這輩子可真他媽倒了黴了!”如果夫妻兩人都這麼說話,家庭“戰爭”肯定不可避免。
為什麼有的夫妻恩恩愛愛,有的夫妻卻整天互相慪氣?這裏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講究對夫妻感情隨時進行“保鮮”也是一個重要方麵。
就像人餓了需要補充營養一樣,每個家庭,每對夫妻也都需要“心理營養”。這些“心理營養”包括:被愛,被肯定,被理解,被尊重,被讚揚,被關注,被信任,被寬容等。失去這些營養,愛情就會枯萎,婚姻也將名存實亡。
有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他們倆這一輩子從來沒紅過臉,吵過嘴,聽起來真有些讓人不敢相信,因為在大家的觀念中,夫妻之間哪有一輩子都沒有磕磕碰碰的?但老爺子的一席話道出其中緣由:“本來嘛,倆人做夫妻,就是一種緣。我不信佛,可我還是相信人和人之間是有緣分的。夫妻之間究竟是吵吵鬧鬧,還是和和美美,我看主要是在‘話’上。同樣是說話,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你說話難聽,我說的比你還難聽,這就肯定要吵架了;反過來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心都是肉長的,有話好好說,肯定吵不起來。”
相信“緣”,珍惜“緣分”,這也是他們兩口子和和美美的法寶。
當愛情之舟駛入婚姻的港灣之後,轟轟烈烈的愛情歸於平淡溫馨的家庭生活。夫妻之間雖說不再把“我愛你”之類的詞語總掛在嘴邊,但也沒有必要把這些話束之高閣。在某些時刻,一句深情的“我愛你”會勾起對方的美好回憶,在彼此的心中激起愛的漣漪。這對於加深夫妻感情是大有益處的。
有一對中年夫妻,彼此的工作都很忙,平時交談的機會不多。可是每逢晚上下班回家或休息日的時候,總要說一些情愛話題。共同看電視劇,看到劇情中男女的戀愛情節時,經常一同回憶他們相戀的時光,說些過去甜蜜的經曆。每逢對方的生日和共同的紀念日還舉行一些小活動,共度歡樂時光,以此加深夫妻間的感情。
十幾年下來,夫妻間的感情愈加深厚了。
撒嬌讓生活有滋有味
在每個女人小時候,嬌嗲是與生俱來的。當她們犯了某種錯誤或者有了某種要求時,乖巧地笑一笑,拉著父親的衣袖央求幾聲,大人們立即心軟了,本來想斥責幾句的,反而變成了輕聲的安慰;本來不想答應的事兒,也遂了孩子的心願。
撒嬌如此奇妙,可惜隨著女孩子的成長,有些人竟自覺不自覺地放棄了這項權利。
林琳從上初中開始,就在學校住宿,長年的集體生活,鍛煉出了她堅強獨立的性格。她的人生旅程也頗為順利,大學畢業後,成為當地一所重點高中的化學老師,第二年就帶了畢業班,並在升學考試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在她28歲的時候,與在政府機關工作的男友結婚,搬進了靠兩人的積蓄和雙方父母資助買的新樓房。
林琳婚後的生活過得不濃不淡,她和老公都算是知識分子,習慣於靠理論或者沉默解決兩人的分歧,在平常的生活裏,摔盤子打碗的吵鬧雖不曾有,誰也不搭理誰的冷戰卻時有發生。林琳總覺得自己的生活缺了點什麼,一天午休時,她把自己的煩惱講給辦公室裏對桌的蘇老師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