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敗的有多慘,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即使這已是第千百次的失敗。也許正是這千百次的失敗為這最後一次的成功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我們以前做出的努力不會白費,它至少使我們積累經驗或避免重蹈覆轍。關鍵是要有嚐試的膽量和麵對挫敗的勇氣。隻要堅持不懈,夢想總會變成現實。
也許你曾為實現自己的某個目標拚搏過、奮鬥過,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或許曾經聽過別人的經驗教訓:“機會隻有一次,抓不住就永遠沒機會了。”當新的機會一次次降臨到你身邊時,你強烈想表現自己的欲望被曾經的傷口和別人的經驗所吞噬,麵對新的機遇,你退縮了,因此機會對你來講來得快去得也快。
一個垂頭喪氣的中年人走進心理醫師的診療室,向心理醫師傾訴他一生不幸的遭遇:“我經曆了無數的失敗,早年求學,沒有一次考試能夠過關;踏入社會,開始經營生意,皆以負債收場;然後四處求職碰壁,難得找到一份工作,但沒做多久,就被老板辭退;現在連老婆也忍受不了我,跟我離婚了……”
心理醫師問道:“那麼,你現在有什麼打算?”
中年人萬念俱灰地回答:“我此刻隻想一死了之。”
心理醫師:“你有沒有孩子?”
中年人:“有呀,那又能怎麼樣?”
心理醫師笑了笑:“還記得你是怎麼教你的小孩走路的嗎?從他第一次雙手離開地麵,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是不是所有家人都會為他喝彩、為他鼓掌?”
中年人似有所悟:“嗯……是的……”
心理醫師繼續道:“然後孩子很快地又跌倒了,你是不是輕輕扶起他,告訴他,沒關係,再試試看,你會走得很好的!”
中年人的語氣堅定了些:“對,我會幫他……”
心理醫師:“孩子走走跌跌的,經過無數次的練習,還是走得不穩。你會不會失去耐性,告訴他,最後再給你三次機會,如果再學不會走路,以後終生都不準走路,幹脆我給你買個電動輪椅。”
中年人回答說:“不會,我會再幫助他、鼓勵他,因為我相信,他一定能學會走路的!”
心理醫師:“那就對了,你才跌倒過幾次?就想坐輪椅了?”
中年人抗議道:“可是,小孩子有人幫助他、提攜他,而我沒有。”
心理醫師:“真正能幫助你、鼓勵你的人是誰,此刻你還不知道嗎?”
中年人想了想,朝心理醫師重重地點了點頭,昂首闊步地走出診療室。
可見,機會要靠自己去尋找去把握,不多試幾次,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有時人們甚至重新走到自己失敗的地方,經過拚搏重新站起來。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你將會得到屬於你自己的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少有人會一舉成功,在經曆幾次正常的失敗後,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到底,不是每個人都能朝著自己理想的目標繼續奮鬥,他們選擇的往往是向命運低頭,做著低等、重複、枯燥、收入微薄的工作。雖然工作沒有貴賤之分,但每個人都應當有適合他自身個性和能力的工作。如果他天生隻有這個能力還罷,否則,他的才能首先就被自己軟弱的意誌扼殺了。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吧!不要為曾經的付出而後悔。席慕容曾經說過:“在我們一生裏,常常要付出很多無謂的代價,才能得到所期望的那一點點快樂。”吝於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說輕了是軟弱無能的表現,說重一點,就是過早地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了句號。
不要讓自己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慨歎,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不要讓自己咀嚼悔恨與歎息。那麼就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吧!即使已有千百次的失敗。也許正是這千百次的失敗為這最後一次的成功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是換一種方式與失敗較量,是對困境的另一種嚐試性把握;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是對痛苦的一種自我拯救,是對成功的一種主動進取;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是對人生草稿的一次修整,是在塑造生命雕像時的一次加工;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是對自己的肯定和鼓勵,是對自己的包容和悅納;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會讓自己獲得最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