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寧要謙虛,勿要傲慢(1 / 1)

一個真正懂得低調的人,必然是一個謙虛的人,這樣的人終將大有作為。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把謙虛作為人生的最為可貴與美好的道德之一。所謂的謙虛,即虛心而不自滿。不自滿,便能經常保持一種似乎不足的狀態,因而能獲得更大的、更多的益處。“滿招損,謙受益”,自滿將招來禍患,而謙卑則能得到長遠的好處。

謙卑是一種低姿態,不僅對一般的人有用,對處於高位的人更為有用。《易經·謙卦》中說:“謙尊而光。”即尊者有謙卑的美德,更能使人光明盛大。但凡有作為的人,常用謙卑來培養自己的道德品格與指導人生的方向。

沙皇亞曆山大常常到俄國四處巡訪。一天,他來到一家鄉鎮小客棧,為進一步了解民情,他決定徒步旅行。當他穿著沒有任何軍銜標誌的平紋布衣走到了一個三岔路口時,記不清哪條是回客棧的路了。

這時,亞曆山大看見有個軍人站在一家旅館門口,於是他走上去問道:“朋友,你能告訴我去客棧的路嗎?”

那軍人叼著一支大煙鬥,高傲地把這身著平紋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了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謝謝!”亞曆山大又問道,“請問離客棧還有多遠!”

“一俄裏。”那軍人傲慢地說,並瞥了他一眼。

亞曆山大走出幾步又停住了,回來微笑著說:“請原諒,我可以再問你一個問題嗎?如果你允許的話,能告訴我你的軍銜是什麼嗎?”

軍人猛吸了一口煙說:“你猜。”

亞曆山大風趣地說:“中尉?”

那煙鬼輕蔑地瞥了亞曆山大一眼,意思是說不止中尉。

“上尉?”

煙鬼擺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說:“還要高些。”

“那麼,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於是,亞曆山大敬佩地向他敬了禮。

少校擺出對下級說話的高貴神氣,問道:“假如你不介意,請問你是什麼軍銜?”

亞曆山大樂嗬嗬地回答說:“你猜!”

“中尉!”

亞曆山大搖頭說:“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細看了看說:“沒想到你也是少校!”

亞曆山大鎮靜地說:“繼續猜!”

少校取下煙鬥,那副高貴的神氣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語氣低聲說:“那麼,你是部長或將軍!”

“快猜著了。”亞曆山大說。

“殿……殿下是陸軍元帥嗎?”少校結結巴巴地說。

亞曆山大說:“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猛地跪在大帝麵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饒恕我!陛下,饒恕我!”

“饒恕你什麼?朋友。”亞曆山大笑著說,“你沒傷害我,我向你問路,你告訴了我,我還應該感謝你呢!”

亞曆山大的謙虛態度,贏得了下級更深的敬佩。低調的人,即使身份顯赫也能謙虛地對待周圍的朋友,他們平易近人,把自己融入民眾當中,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發自內心的尊重。

一般來說,在事業尚未取得勝利和取得較小勝利的時候,一個人保持謙虛的態度還是比較容易的,而在取得較大勝利或較大成就的時候,繼續保持謙虛的態度就困難得多了。勝利和成就,本來是好事,是值得歡欣和慶祝的事,但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在勝利的激流中,許多時候都暗藏著一堆驕傲的暗礁,如果不警惕,它們往往就會把前進的船隻撞碎。勝利者在取得偉大成就後仍然保持謙虛,這是最大的英明,也是我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和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一個真正懂得低調的人,必然是一個謙虛的人,這樣的人終將大有作為。

謙虛不是故意貶低自己,也不是虛偽的應付。謙虛的態度是基於對自己深刻的認識,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無論在什麼場合下,隻要你謙虛、不傲慢,低調行事,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