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忍耐,就等不到最好的時機;沒有忍耐,就盼不到最恰當的時刻。
同樣一句話,同樣一件事,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境遇,效果自然不同。沒有忍耐,就等不到最好的時機;沒有忍耐,就盼不到最恰當的時刻。因此,古人為等待最佳的時機,不惜忍受時間的煎熬。
安陵君是戰國時楚王的寵臣,他有很多門客,其中有一個人叫江乙。一天,江乙對安陵君說:“您沒有一點土地,宮中又沒有骨肉至親,然而身居高位,接受優厚的俸祿,國人見了您無不整衣下拜,無人不願接受您的指令為您效勞,這是為什麼呢?”
安陵君說:“這不過是大王過高地抬舉我罷了。不然哪能這樣!”
江乙見安陵君如此說,便對他指出:“用錢財相交的朋友,錢財一旦用盡,交情也就斷絕。靠美色結交的朋友,色衰則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臥席磨破,就遭遺棄。得寵的臣子不等車子坐壞,已被驅逐。如今您掌握楚國大權,卻沒有辦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著急,覺得您處於危險之中。”
安陵君一聽,深以為是,他為自己其實正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而感到忐忑不安。他恭恭敬敬地拜請江乙:“既然這樣,請先生指點迷津。”
“希望您一定要找個機會對大王說,願隨大王一起死,以身為大王殉葬。如果您這樣說了,必能長久地保住權位。”
安陵君說:“我謹依先生之見。”
盡管安陵君誠心向江乙請教,但是過了三年,他依然沒對楚王提起這句話。江乙為此而大惑不解,他又去見安陵君:“我對您說的那些話,至今您也不去說,既然您不用我的計謀,我就不敢再見您的麵了。”言罷就要告辭。
安陵君急忙挽留,說:“我怎敢忘卻先生教誨,隻是一時還沒有合適的機會。”
江乙隻好又開始等待。又過了幾個月,時機終於來臨了。這時候楚王到雲夢去打獵,000多輛奔馳的馬車連接不斷,旌旗蔽日,野火如霞,聲威十分壯觀。
這時一條狂怒的野牛順著車輪的軌跡跑過來,楚王拉弓射箭,一箭正中牛頭,把野牛射死。百官和護衛歡聲雷動,齊聲稱讚。楚王抽出帶犛牛尾的旗幟,用旗杆按住牛頭,仰天大笑道:“痛快啊!今天的遊獵,寡人何等快活!待我萬歲千秋以後,你們誰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樂呢?”
這時安陵君淚流滿麵地上前來說:“我進宮後就與大王共席共座,到外麵我就陪伴大王乘車。如果大王萬歲千秋之後,我希望隨大王奔赴黃泉,變做褥草為大王阻擋螻蟻,哪有比這種快樂更寬慰的事情呢?”
楚王聞聽此言,深受感動,正式設壇封他為安陵君,安陵君自此更得楚王寵信。
後來人們聽到這事都說:“江乙可說是善於謀劃,安陵君可說是善於等待時機。”
有人說這不過是一個拍馬術而已。可是就為了一句恭維之言,安陵君不惜等待三年,正是因為這句話說得恰到好處,才會讓楚王大受感動,也讓江乙的妙計起到了最好的作用。
盡管江乙眼光銳利,料事如神,畢竟事情的發展不會像人們設想的那樣順利和平靜,而安陵君過人之處在於他有充分的耐心,等候楚王欣喜而又傷感的那個時刻,這時安陵君的表白,無疑是雪中送炭,溫暖君心,因此也改變了險境,保住了長久的寵臣地位和榮華富貴。
人生也是如此,有些時機隻有經曆耐心才能夠捕獲。急躁就容易冒進,冒進就會失敗。如果你不想失敗,那就選擇忍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