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婚姻生活需要雙方忍讓(1 / 1)

從甜蜜的愛情進入寡淡的婚姻,生活很容易產生僵局,如果夫妻間能夠忍耐,那麼就能化幹戈為玉帛,走進幸福的軌道。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經曆了兩次完全不同的婚姻。愛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不能容忍丈夫隻是一味地與原子、分子、空間、時間為伴,時常與其發生摩擦,而兩人的個性都很倔強,終於分手了。第二位妻子艾麗莎是一個體貼入微,懂得尊敬與忍讓的人,她深知愛因斯坦的脾氣,從不幹預丈夫的工作,而是幫助愛因斯坦爭取每一分鍾,讓他安心地完成事業。愛因斯坦被妻子的行為、態度所感動,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陪伴妻子度過美好時光。他在記者招待會上說:“艾麗莎不懂相對論,但相對論卻有她的一份心血。”

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需要雙方的寬容和忍讓。每個人結婚都希望家庭美滿幸福,和睦穩定。但許多人婚後難免出現矛盾,這就要求夫妻雙方主動解決矛盾。解決矛盾的方法是女人了解、忍讓男人,男人也要了解、忍讓女人,從而有利於相互寬容、諒解、尊重、體貼、關愛,達到求大同、存小異,家庭和睦,美滿幸福。

美國總統裏根在做演員時,在好萊塢認識了他的第一個妻子簡·惠曼。她年輕、漂亮、天真。他們曾被推選為好萊塢影星中幸福家庭的宣傳典型,但是他們的現實婚姻生活卻存在著許多隱患。

因為他們的生活習慣有許多不同之處。裏根酷愛體育,而惠曼對體育毫無興趣。惠曼沉湎於夜總會,而裏根對此不“感冒”。裏根熱衷的政治活動更不能吸引惠曼。兩人的個性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裏根達觀開朗,惠曼急躁內向。更為重要的是,他們之間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終於在1949年7月18日離婚。

當夫妻之間發生矛盾時,應盡量用忍讓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克製、謙恭的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矛盾。化解夫妻間的矛盾,首先必須了解女人、男人各自特點,以知己知彼、取長補短的態度促膝談心。隻有寬容、諒解、互尊、互愛、平等心態,才能化解矛盾,鞏固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

夫妻雙方都要拋棄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根據婚後生活的家庭需要,建立共同的生活目標。反之,我行我素,仍然按照過去單身的生活方式生活,或者強求對方遷就自己,都會給夫妻生活帶來矛盾和不快。夫妻雙方的生活目標、生活態度和生活誌趣都應互相協調,以期達到一致,這樣才能在共同生活中鞏固和發展夫妻關係。

有人說,夫妻之間沒有道理可講,的確如此,兩個不同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突然走到了同一個屋簷下,不管兩個人有多恩愛,摩擦和爭吵都是不可避免的,有了矛盾,不要企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其實,當夫妻倆開始據理力爭的時候,兩個人都會不自覺地各抱一堆麵目全非的歪理,敵視對方、傷害對方,結果隻能是兩敗俱傷,場麵難以收拾。很多夫妻為了一個表麵上的理,爭得你死我活,使愛情和婚姻元氣大傷。說的切實一點,在婚姻中,夫妻之間誰對誰錯並不重要,如果是兩個人一定要搞清誰是誰非、誰輸誰贏的話,必將陷入一場糾纏不清、難解難分的混亂中,永遠別想梳理出個結論來,正如俗話所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不是算賬的地方。

另外,在家裏也不要為小事較真。處理家庭瑣事要采取“綏靖”政策,安撫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當個笑口常開的和事佬。具體說來,做丈夫的要寬厚,在錢物方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越馬馬虎虎越得人心,妻子給娘家偏點心眼,是人之常情,你根本就別往心裏去計較,那才能顯出男子漢寬宏大量的風度。妻子對丈夫的懶惰等種種難以容忍的毛病,也應采取寬容的態度,切忌嘮叨起來沒完,嫌他這、嫌他那,也不要偶爾丈夫回來晚了或有女士來電話,就給他臉色看,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審個沒完。

大多數情況下,婚姻中的摩擦並不是很大的衝突,多半是由雞毛蒜皮的事慢慢地累積起來而形成導火線的。因此,夫妻間不妨遵循“婚前睜大眼,婚後閉隻眼”的原則。婚前要看清對方所有的優點和缺點,如果都能夠接受和寬容,便可以托付終身,婚後則閉上一隻眼,雞毛蒜皮的事情不必再去計較,無傷大雅的習慣也不要強求對方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