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每一對夫妻都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那就不會出現不能解決的問題了。
從古到今,都不缺乏恩愛的夫妻,自梁鴻、孟光書寫了“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典範後,後世之人就把忍讓和尊敬發揚光大,讓愛情在乏味的婚姻中永葆青春。
有這樣一對新婚夫妻,在蜜月旅遊時來到一風景名勝之地。麵對美麗的自然景觀,妻說:“這個地方我來過,而且流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夫說:“我也是。”於是兩個人坐下來,決定每人談一件有關此地的往事。
丈夫眉飛色舞地先講了一個故事:小時候,他很淘氣,喜歡用彈弓打鳥。七八歲時,父母帶著他到這裏旅遊,他見山上的翠林中有一隻奪目得像火焰般的黃鸝,在樹葉中時隱時現,於是便從衣袋裏掏出彈弓,瞄準了黃鸝,“嗖”的一下射出了一枚彈丸,沒想到還挺準,打中了那隻鳥。可惜,力度太小,小鳥隻是受傷了,那隻受傷的鳥到底還是艱難地飛到山坡下。
作為淘氣的男孩子,這樣的故事可以講出一籮筐,這隻不過是一個小片斷而已。然而妻子卻很認真地頻頻追問此事發生在何年、何月、何日、何時。丈夫隻當妻子是表示在認真聽自己的講述,更加高興。但妻在細問了那件事後,隨即說:“但願你講的隻是個隨隨便便的故事。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為你續說下麵的事。”
丈夫以為她即景生情,借題發揮,因此,很高興地準備聽妻子的故事。妻說道:“那隻美麗的鳥受了傷,艱難地往山下飛一陣、歇一下。恰巧一個看林人發現了,他為了這隻傷鳥,匆匆地追在後麵,想把它救回來,將它的傷養好。但在追到山旁的一個石崖時,由於失神,跌落進山澗裏。幸虧被粗樹枝攔了一下,保住了命,但失去了一條腿,還有一隻眼睛被樹枝戳傷,失明了。”丈夫聽完,認為妻子編的故事不夠精彩,沒有任何英雄大氣,反而充滿了悲劇色彩。妻子也隻淡淡的,並沒有任何解釋。這個故事就此告一段落。
夫妻相處久了,丈夫發現妻子寬容大度,事事能替自己著想,就更加喜愛尊敬自己的妻子。隔一段時間,妻子就會給一位親戚寄些錢,丈夫認為妻子這樣做肯定有她的理由,也就沒有多問。
後來,丈夫知道妻子有一個沒有參加他們婚禮的舅舅,妻子非常敬重他的這個舅舅,有一天,妻的舅舅終於抽出時間,他就來向外甥女道賀。丈夫發現妻的這個舅舅是一個殘疾人,至少有一隻眼是瞎的。丈夫要陪舅舅到城裏轉轉,妻說:“千萬不要讓舅舅累著,因為他的一條腿是假的。”丈夫細一查看,果然。
丈夫不解地問:“舅舅的眼、腿是怎麼受傷的?”舅舅漫不經心地笑著說:“小事一樁,不值一提!當年,無非是哪個小孩子淘氣,用什麼小石子……”此時,妻子有意無意地岔開了話題。因為沒有專門提到那隻鳥,丈夫自然也就沒想到其他的事。
因為這是妻子敬重的人,在舅舅居住的一段時間裏,丈夫比妻子還要盡心地照顧著他,舅舅十分感激。臨行前,丈夫又為舅舅準備了很多禮物,其中包括一個假肢。
後來,妻子向舅舅“披露”了當年往事的內情。舅舅隻是笑著說:“小孩子們,無心者無罪,如果我現在怪罪他,那我當年就不會救那隻鳥。”不但如此,舅舅對丈夫很是讚賞。他說:“你從打賺錢就沒忘記過舅舅,而且結婚後,你們夫妻也不斷給我寄錢,舅舅的這份感激又怎麼表達呢?”外甥女走時,舅舅一再叮囑:“記住!讓人心煩的事,爛在肚子裏一輩子也不能說!答應我!”外甥女點了點頭。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一段真摯的感情,丈夫無心做了壞事,舅舅無端遭此磨難,但是多年後,舅舅依然豁達,丈夫善心救助。這中間,妻子功不可沒,她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妻子,如果她口無遮攔,說破了丈夫的過失,那麼丈夫心中必然會留下永久的陰影,其負罪感很可能一生都拋不掉。幸福的生活很可能會就此大打折扣。而舅舅的豁達也減少了外甥女的不安。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喜歡抽煙,總也戒不了煙,這令老伴夏蔚霞大為煩惱。但是,她沒有像一般家庭主婦那樣整日在丈夫身旁嘮嘮叨叨,也沒有采取任何強製性措施。因為她明白,隻有自身產生某種強烈的願望時,才能產生行動的巨大動力,重要的是讓丈夫自己產生戒煙的強烈願望。於是,每當王力先生買一次煙,她就悄悄將相當於煙價的錢積攢起來。當積聚的錢數目已經相當可觀時,她把這些錢拿到王力先生麵前,平心靜氣地和王力先生談起道理。王力先生被妻子的一片苦心所感動,終於拿出了做學問時的那種毅力與香煙絕了緣。
勸諫丈夫戒煙本身就是替他著想,而夏蔚霞老前輩還能在方法上做到不傷害丈夫,這樣一個悉心嗬護自己的人,怎能不讓王力感動呢?
如果每一對夫妻都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問題,那麼還有什麼是不能解決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