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光杆司令(1 / 3)

徐鳳在私下也衡量了一下,這麼大一個項目如果要全部完成,就必須把永南市現有的戶籍一半以上人員投入商業建設中來,而且還要保證外來人員在永南市的一概不動,圍著永南市不動。如果大量的外來人員撤往中、西部,或者回外省的老家去了,那就會把永南市搞成一個隻有將軍沒有兵的局麵,光杆司令一個。

介於項目太大,風險太大,這事如果弄的不好,江連日的副市長別‘副’字是拿掉了,不過是下台。

各個局長一再表示這事還需商榷,這也是可能理解的,如果是在民營企業幹活的話,工程黃了,大不了收拾包袱走人,政府部門則不一樣,是有人民群眾和媒體的輿論監督的,萬一事情黃了,沒那麼容易拍屁股走人。

沒人流,沒投資商,銀行壞帳等等之類的,都是很大的問題。

江連日不死心,因為這個事其實也不隻是個人的事,個人的仕途是重要,但也是全中國的一種趨勢,他隻是想在加快鎮鄉建設做出點政績來。

會議快結束的時候,江連日道:“我們可以先招標看看。”

這個提議得到各個局長的肯定,如果有人願意來永南市城西投資的話,說不定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將未來這個城西商業一條街火起來也說不準。

這可是有利於永南市人民群眾的一件事,首先住城西的那夥人要富了起來,不少的拆遷補貼,都讓他們掙上一筆;其次如果各個部門進行本地房價打壓,那在那邊買房的人也不會怨聲載道;到那時商業街火爆,當地市民又稱道叫好,而政府又幹出了政績;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

會議結束之後,已是一點多,這會大夥還沒吃飯,政府食堂還等著大夥去吃飯。

江連日與徐鳳有別的事,帶著司機尤小武先走了,楊凡與田思蕾走向政府的食堂。

楊凡記得他讀初中的時候因為楊父在永南市紡織廠上班,學校又在紡織廠附近,所以跟著楊凡吃了四年食堂,那會可能覺得吃機關食堂方便,所以楊凡又留了一級。那個時候的食堂非常簡陋,有統一的飯票。楊凡之所以會懷念那個時候,很大部份原因是每個星期會有足夠的飯票,本來是楊父楊母是每個星期是給了楊凡生活費的,但生活費基本上都被楊凡從星期一到星期四之間花在別的上麵了。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他隻能從楊父的抽屜裏拿飯票,然後偷偷地去紡織廠的食堂吃飯。

眼前這個食堂與楊凡十多年前吃的食堂一般無異,唯一有異的可能是現在的食堂被人承包了下來,不像楊凡吃的那會,那時是認票不認人的。那會的菜色十分簡單,一般隻有四個菜可選,兩個素的兩個葷菜,素菜一塊錢一份,葷菜兩塊。在炒菜之時廚師都提前用小碗分好的,要吃素菜有兩個選擇,吃葷菜也隻有兩個選擇,譬如說葷菜,要不一碗紅燒肉,要不一小碗辣椒炒的肉,那時的肉一般隻指豬肉。素菜的話稍微花樣多點,今天有白菜和南瓜選擇,明天則可能有大白菜跟冬瓜選擇。然後飯的話用秤稱的,這是楊凡到現在都沒有忘的記的事,它那個飯真的是用秤十打十稱的,當時楊凡在學校八兩飯都能吃下,但到楊父所在紡織廠裏,最多四兩就撐著。

隻是楊凡到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沒解決,那就是紡織廠那把稱不知那個些廚師會不會經常洗一洗,因為楊凡從沒看過他們洗過一次那把稱飯的秤。當然楊凡在初中留級一年,也並不完全是留念紡織廠那食堂,最主要的是當時沒考上高中,然後初三重讀一年。但楊凡懷念當時的食堂倒是真的,因為楊凡想要在學校的食堂吃飽有時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可能當時在長身體,然後學校食堂的菜又沒什麼油,所以總吃都吃不飽。那時的女學生也沒有減肥的這個概念,有時一頓要吃一斤。當然這個一斤是沒有經過秤稱的,完全是學校食堂隨手打的,隨手打的話隻有少沒有多,以至於楊凡當時寢室有個同學忘了吃早飯,到了中午竟吃了兩斤飯。

兩斤是個什麼概念,一家人吃都夠了,但當時學校食堂師傅就這麼給你短斤缺兩,這可是真正的短斤缺兩,如果拿秤稱的話,那同學吃下的兩斤飯,最多隻有實打實八兩的樣子,一算的話,足足少了一斤二兩左右。

1998年那時楊凡的生活費每個星期大概隻有五十塊錢左右,如果每個每餐要吃個上斤的米飯,還有加菜之類的費用,算起來都有些不太夠用。

但懷念歸懷念,現在楊凡當然不想回歸吃那食堂的感覺了,菜色單調,份量也少,一小碗紅燒肉哪夠吃。不過當時進進出出紡織廠的工作人員都隻吃一份菜,楊凡從沒看過他們一人吃兩份菜的,可能當時一餐用兩塊多錢已經算高消費了,如果再增加一倍,就更高了。

看著這會的食堂也像與當初紡織廠的食堂無異,楊凡這次做好了吃一小份菜的打算。

走進去後,楊凡遠遠地看見邊上有一張桌子炒了三個菜,原來這三個菜平時一般是江連日與田思蕾吃的,今天江連日有事不在,但廚師照做了。

楊凡道:“這食堂可以點炒菜?”

田思蕾道:“可以啊,一直都可以啊,你不會不知道吧?”

楊凡道:“你不說,我還真不知道,物礦局隻有大鍋菜吃。”

田思蕾道:“現在時間這麼晚了,大鍋菜沒得吃了,這三個菜平時是我跟老大一起吃的,每三四天廚師會自動給我換一次。”

楊凡道:“其它人哪去了?”

田思蕾道:“他們都出去吃了,我跟你沒必要這麼講究,再說在這裏吃飯衛生,碗筷都統一消過毒的。”

楊凡道:“這食堂也承包給別人了吧?”

田思蕾道:“當然,政府那麼多事,哪還有時間管理食堂,你看交給他們承包,搞得多好,讓他們有錢掙,他們自然會搞得比以前好。”

楊凡道:“市場經濟的路子真是選對了啊。”

田思蕾道:“各盡其力才有效率嘛,讓他們有替自己做事的想法,自然會賣命。反之換作替別人做事,他們自然要怠慢。”

楊凡笑道:“我們吃飯吧。”

差不多飽了的時候,楊凡道:“你說如果城西沒人來投資,這個工程是不是還要搞下去?”

田思蕾道:“以我看,投資肯定是有人來的,在永南市市城西這一塊地方投資地產有回報是肯定的,隻是可能一會找不到這麼大的投資商來。”

楊凡道:“那這個事還不是搞不成?”

田思蕾道:“有時候很多事情,並不是隻有兩個答案,就像這次一樣,答案不隻搞得成和搞不成兩個答案。”

楊凡道:“那還有什麼答案?”

田思蕾道:“折中的方法嘛,也可分成三步或者多步走,以公裏來計算麵積分成三部份或者多部份來弄這個事。先做第一部份,有效果再做第二部份。如果沒什麼效果,做完第一部份就可以不做了。”

楊凡想了想,道:“有道理啊。”

田思蕾道:“我猜這個事等招標之事完畢之後,就有可能這麼幹。”

楊凡道:“其實這個辦法是最好的了,既降低了風險,大家又平安無事;既做了些實事,又可以應付很多的突發事件。”

田思蕾道:“這麼大個事情,肯定要詳細商榷,老大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出了事大家都麻煩。”

二人吃過飯後,二人回到主樓的辦公室。

走到楊凡的位置的時候,田思蕾停住看著楊凡道:“這幾天你的土木工程學得怎麼樣?,要不要我來指導你一下?”

楊凡一聽,忙道:“我現在還在看資料呢。”

田思蕾道:“那你說說看了些什麼。”

楊凡道:“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它既指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技術活動。也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陸上或水中,直接或間接為人類生活、生產、軍事、科研服務的各種工程設施,例如房屋、道路、鐵路、運輸管道、隧道、橋梁、運河、堤壩、港口、電站、飛機場、海洋平台、給水和排水以及防護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