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洛還隻是八歲大的孩子,一群人沒想到是他劈開石柱,隻是猜測是不是出了什麼意外,一時間議論紛紛。
夏雨落小聲問道:“喂,你沒問題吧,為什麼你也出手了,而且怎麼這麼強?“
銘洛有些出神,答道:”這裏有些熟悉的氣息,所以我也出手試試“
雖然有點擔心銘洛暴露出來會引起什麼軒然大波,不過銘洛再小還是自己師傅,他也隻能聽之任之了。
山門徐徐關上,百劍山徹底的與外界隔離開來,眾人隨著百劍山弟子向群山之中走去。
宏大的山門之後還有許多石碑立在兩旁。
劍載乾坤,鄭莊公
天下一劍,鄭武公
大宗之派,秦穆公
劍道翹楚,秦襄公
江山化劍,漢文帝
萬劍成雲,漢景帝
..........
至少上百塊石碑一直蔓延到山道盡頭。
每一塊石碑都由一位帝王親手提字,也隻有一代君主才有資格在這裏立碑。
筆鋒盡是蒼勁雄厚,大開大合,氣吞山河之勢盡顯其中。
立派至今,跨越十幾朝,經百代帝王,千年不倒。
何為底蘊?
這就是底蘊!
何為正宗?
這就是正宗!
在這裏所有來人,不論成名劍客,還是青年俊傑都變得謙卑起來。
走過山路,總人發現在群山之中竟然有一片森林。
一片劍的森林。
上萬把,不,幾十萬把劍密密麻麻的插在這裏,中間空中無數空隙,就如同一個錯綜複雜的迷宮。
那百劍山弟子對眾人說道:“諸位,世人大概隻聽說過前代大秦埋葬兵器的葬兵穀,而不知我百劍山劍林。”
另一位弟子說道:“立派至今所有仙逝前輩的用劍大多安放在這裏,上千年來慢慢成為今天的劍林。第二關很簡單,就是從這裏拔出一把劍,再走出去,時間為日落之前”
接著他又補充說:“這裏設置了以劍養劍的大陣,殘存在劍上的劍氣相互交錯滋養,使得每把劍都生出一股不滅的劍意,如果不小心或是自不量力的話很有可能受傷,不是沒有人死在過這裏,諸位道友可要小心了。”
此時離落日還有半天時間,不過眾人絕不會認為這第二關像他說的一樣簡單。
夏雨落剛一進劍林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這裏的劍意實在是太強大了,雖然沒有那種攻擊性的劍意,但隻是這種龐大劍意純在在這裏,每個人便像被一把利劍懸在喉上。
這裏雖有上百人,可是整片劍林中異常的沉默。
這裏的劍各式各樣,不計其數,隻是夏雨落旁邊就有不下百把。
不說尋常利劍,就連寒水石,榕木石,深海寒鐵這種極位難得的材料打造的神兵利器就有幾十把。
夏雨落先挑了一把生鏽了的尋常劍刃,小心翼翼的握住劍柄。
隻是一瞬間一股如烈火灼燒的感覺曼上手臂,這劍上的劍意如炎陽大日,灼熱狂暴,以至於夏雨落連一刻鍾也不能忍受,立馬鬆開了劍柄。
夏雨落換了一把,這把是深海寒髓鑄成的寶劍,通體幽蘭,冷裂的劍身無時無刻不散發著一股寒氣。
握住它夏雨落如置冰窟,一瞬間好像連手上的觸感都被冰封了,陽光正足睫毛上卻起了一層薄霜。
艱難的鬆開手,夏雨落一連試了幾把。
如微風拂過,卻暗藏殺機。
如巍峨大山,依然不動。
如萬裏長空,鷹擊九天。
..........
無數把劍,無數種森然劍意。
夏雨落連一把也不能拿起,一種劍意也無法承受。
夏雨落攤開雙手平地而坐,他在黃陵縣的八年最常做的就自語與走神,隻是眨眼進入冥想。
一絲微風蕩起,在這百萬劍林中略顯突兀卻毫不違和。
這是“晴雪”,銘洛使劍隻有一招一式,便隻教了一招一式。
這招很難學,以至於現在夏雨落都不能理解這招的全貌,無招還是有招,有形勝似無形。
夏雨落曾經問過這些種種問題,說是討教,不如說是請求指點。
但是年僅八歲的銘洛以很符合年齡的天真笑容答道:“招式?意境?那是什麼?想到什麼便用什麼罷了,哪裏用想這些東西。”
夏雨落隻能感歎道:“媽的,天才果然不能用常理度之。”
於是銘洛唯一教的便隻有想了。
夏雨落閉眼冥想,一道劍意就如同一條絲線,這絲線有粗有細,千萬條絲線交織在一起,如同步入霧中。
晴雪則是一陣輕風,化作一根細針。
針便是穿針引線,抽離剝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