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邊鼓(1 / 2)

伴著鍾聲,整個邊關都開始忙碌起來。

萬裏邊關有弩而無弓,那些幾十萬規模的黑蠻兵各個身體強健,吃上幾十支箭矢仍有行動能力。邊關早早取代了弓矢,換成了清一色的重弩。

城牆上每十丈便架有一家弩車,這種弩車由墨家和鬼穀聯手改造,可以一次射出三發重箭,一發便可輕易刺穿好幾名黑蠻子的身體,這種弩車在邊關整整有五萬架。而兩架弩車隻見又布有七名弩兵,每人手持諸葛連弩,佩有百根箭矢。

最先到城牆上的便是各國精銳弩手,這些弩手以宋國大草原上的遊弩手為骨架,慢慢擴充而成。弩兵後邊站著兩排持著漠北刀的步卒,專門來保護這些弩兵。後邊又堆放著滾木,雷石,火油等守城物資。

邊關軍令最嚴,主將不發命令,這些士兵便不可擅自行動。夏雨落在第二戰區的城牆上眺望那黑壓壓一片的黑蠻子。一百萬,就是站那讓他砍,他也得砍個一兩年。

這些黑蠻子列成一線,從第一戰區一直橫擺到第三站區,如一道黑色大潮洶湧而來,其中的浪尖無疑就是第二戰區,夏雨落知道其中一定有自己的關係。

這一段城牆的指揮是一位活過五六場大戰的老兵,大家都叫他老伍長。守城士兵有的是各國的精銳,這些人死是肯定不想死的,但怕不怕死又是另一回事了。還有一些是紀國和漠北招來的新兵,不過指揮把這兩種都稱作新兵。

邊關戰前禁止飲酒,這位老伍長喝幹了一碗涼水跟手下的士兵說道:“諸位,我知道你們有許多人都是各國的精銳,打過好幾場大仗,不過我們邊關的戰場和中原的戰場是不一樣的。這次那些黑蠻子的主力是我們戰區,幾十萬人幾天不分晝夜連續不斷的攻城,他們要幹什麼?真的想攻下來?不,這幾十萬人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用屍體把城牆之下堆滿。說實話,我不認為我們中有幾個能活到後天的。”

眾人齊齊咽了一口吐沫,一個麵容還很稚嫩的新兵,顫抖的喝了一口水之後道:“老哥,我不是不敢死,我的父親,哥哥全死在這裏,我來這隻是想替他們報仇。但是我好怕啊,我也不知道是怕疼還是怕死,就是手抖的厲害。”

老伍長拍拍他的頭說道:“孩兒,怕沒什麼不對,我剛來這邊關時候我也怕,不過那時你後邊站的全是你的戰友,你一步也退不得。左右也全是你的兄弟,看著他們上,你就上,他們死你就跟著死。這樣大家一起就沒什麼好怕了。”

說完他又歎了口氣,看了眼城下,嘀咕道:“這裏再慘終究有活著的可能,可你們卻都要葬身城外啊。”

----------------------------

花鼓老楊,在邊關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據說原來是寧國高舉榜首的狀元郎,而且為人風流不拘,是重陽城大小青樓的常客,花魁清倌人口中的頭等恩客,最愛聽的便是那重陽花鼓。

後來不知是得罪了大人物還是什麼別的原因,被流放到這萬裏邊關投軍,不過他也算是命不該絕,撐過三場大戰還沒有死,隻是耳朵受了重傷,聽不太清聲音,腿也一瘸一拐。事實上邊關從軍超過十年或是受重傷者,都被準許離開邊關,而且無論之前犯下何種重罪都可免除刑罰,回國後也會被分配五畝良田。

不過十年中能活下來的不多,願意離開的更少,老楊從五年前便一直呆在這裏,後來不知從哪弄來個花鼓,他每天便會來到城牆上敲唱一段。好聽不至於,但好賴還在調上,邊關的大老粗們也不討厭,隻是偶爾會上前去開個玩笑,問道這段是不是重陽青樓裏那些白皮小娘們脫下衣服前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