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第二本《自己拯救自己》(1 / 3)

塞繆爾·斯邁爾斯現代成功學的鼻祖

如果你有天才,勤奮則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沒有天才,勤奮將使你贏得一切。

——塞繆爾·斯邁爾斯

作者簡介

塞繆爾·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1812~1904年),英國19世紀偉大的道德學家,著名的社會改革家,膾炙人口的散文隨筆作家,西方成功學之父,現代成功學的鼻祖。美國成功學創始人奧爾森·馬登和拿破侖·希爾等人,終生以他的著作為自己人生的指南。

1812年,斯邁爾斯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附近的哈丁頓。斯邁爾斯是家裏11個孩子中最大的。他曾跟一位大夫當學徒,後在愛丁堡大學學醫,1832年畢業。行醫5年之後,他放棄了醫學,成為《利茲時報》的編輯。

斯邁爾斯的一生閱曆十分豐富,先後當過醫生、商人、攝影師、隨筆作家、曆史學家、記者、編輯、社會改革家、鐵路大臣、公眾道德家、演說家。這種豐富的人生閱曆,為他觀察人性的優劣和人生成敗得失的原因,為他以後的創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功底。

斯邁爾斯一生寫過20多部著作,其中最受人喜愛的是有關人生成功與幸福、有關良知、信仰、道德、自由與責任等領域的隨筆作品。斯邁爾斯的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對西方乃至世界許多國家近現代道德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改變了億萬人民的命運,在全球暢銷100多年而不衰,成為世界各國的年輕人最喜愛的人生教科書。斯邁爾斯的作品主要有:《自己拯救自己》、《品格的力量》、《金錢與人生》和《人生的職責》等。其中,最負盛名的是《自己拯救自己》一書。

作品導讀

《自己拯救自己》一書是斯邁爾斯1856年寫成的,1859年付梓出版。斯邁爾斯創作這本書的動機,是由一次並不怎麼引人注目的事件所激發的。

當時斯邁爾斯給一些苦難無助的年輕人作了幾次有關人生問題的講座,這些講座都是在一個曾經被辟為霍亂病房的地方舉行的。在演講中,斯邁爾斯盡力讓他們明白:在人生的曆程中,人們的幸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們自身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勤奮、自我修養、自我磨煉和自律自製,但首先是依靠誠實、正直和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正是這些品行塑造了人類堅毅果敢的人格品性。

這些演講的效果之好遠遠超出了斯邁爾斯所預期的程度。後來斯邁爾斯發現,那些曾經聽過他的講座的許多年輕人,在他們長大成人後,都走上了一些講信用、負責任和對社會有益的工作崗位,他們中的一些傑出人物甚至把自己在人生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歸因於那些講座對他們的啟發,他們甚至稱斯邁爾斯那些演講內容成了他們一生的“精神導師”。

受到這種情景的鼓勵,斯邁爾斯準備對上述主題撰寫一本書,畢竟,書籍要比口頭語言流傳更廣。於是,每當白天的繁雜事務結束之後,晚上的閑暇時光用於寫作本書的準備工作上了。書名取為《自己拯救自己》是因為當時斯邁爾斯發現沒有比這一名稱更切合主題的詞了。盡管“相互幫助”也像“自己拯救自己”一樣是一個很好的詞語,但最終還是沒有采用它。

1859年11月,《自己拯救自己》一書在英國首次出版後,立即獲得了始料未及的歡迎和讚譽。在當年的11月,該書在英國連續重版四次;接著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在歐洲每個國家出版發行,最遠是在印度和日本也被翻譯出版。這本書在世界許多國家每年不斷重印,在全球暢銷150年而不衰。這本書改變了億萬貧苦人民的命運,被譽為“《聖經》第二”和“美國夢的靈魂”。

《自己拯救自己》是斯邁爾斯寫作的第一本書。在這本書中,斯邁爾斯以犀利深刻的眼光、幽默風趣的筆調描述了眾多出身貧寒低賤、深處苦難無助困境的人士,如何通過吃苦耐勞、堅忍不拔、自立自教、誠實公正、心地仁慈、勤奮節儉,去戰勝人生道路上的千難萬險,最後走向輝煌成就的事例。其中,許多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令人蕩氣回腸。

這本書中充滿了許多斯邁爾斯的思想火花迸出的睿智卓見,可謂字字珠璣,令人感悟良多,催人奮進。

這本書的目的在於,重新把許多古老而健康的教訓諄諄告誡給年輕人:為了快樂必須辛勤工作;不付諸實踐和付出辛勞,任何美好有價值的事情都不可能實現;年輕人不應被困難所嚇倒,而應通過耐心和堅忍不拔去克服它;在這個世界上,能拯救你的隻有你自己。

天道酬勤

命運掌握在那些勤勤懇懇地工作的人手中。

推動世界前進的人並不是那些嚴格意義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奮、埋頭苦幹的人;不是那些天資卓越、才華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論在哪一個行業都勤勤懇懇、勞作不息的人們。

天賦超常而沒有毅力和恒心的人,隻會成為轉瞬即逝的火花。

許多意誌堅強、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遲鈍的人,都會超過那些隻有天賦而沒有毅力的人。

布恩的成功明白無誤地表明:天才就在於把全部精力專注於某一特定的目標。

真正的智慧總是與謙虛相連,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樣寬厚。

自立者,天助之

“自立者,天助之。”這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它早已被漫長的人類曆史進程中無數人的經驗所證實。自立的精神是一個人一切真正的發展與進步的動力和根源,它體現在眾多生活的領域,是國家興旺強大的真正源泉。從成效上看,來自外在幫助隻會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自強自立才會使自救者興旺發達。

最大的奴隸並不是那種被暴君所統治的奴隸,而是那些在道義上無知、自私和邪惡的奴隸。一個在心靈上處於如此奴化狀態的民族,是不可能通過僅僅靠改變主人或改變製度,就能獲得自由的。

貧窮不一定會變成不幸和痛苦,通過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自助實幹,它也許會轉化成為一種幸福;它能喚起人們奮發向上的激情,並為之勇敢地戰鬥。高貴的人將受到高貴的統治,無知而腐敗的人則受無知的統治。

自助和受助這兩個事物,雖然看起來是相互矛盾的,然而他們必定相互結合才是最好的——高尚的依賴和自立,高尚的受助和自助。

自由的堅實基礎,必須紮根於個人的性格之中。

愷撒主義是人類救星的偶像崇拜中最壞的形式,它崇拜唯一絕對的權力,其所產生的墮落效果,就像崇拜單純的財富一樣。

雖然幾英畝的土地可以傳承給後代,但是,知識和智慧卻無法傳承給後代。富裕之人也許可以雇傭別人為他們幹活,但卻不可能通過別人來獲得為他幹活的思想,或者從中買到任何形式的自我教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