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希爾偉大的成功學泰鬥
隻有我們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隻有我們才能把握自己的心態,而我們的心態塑造著自己的未來,這是一條普遍的規律。
——拿破侖·希爾
作品導讀
拿破侖·希爾曆經20年,訪問了500位最有影響的成功人士,總結出了一整套係統的成功哲學。在這套成功哲學裏,拿破侖·希爾重點強調了心態的力量。他認為,心態決定一切——積極心態讓你充滿自信,積極心態使你贏得幸福,積極心態使你受人喜歡,積極心態幫你吸引財富……我們要以積極心態正確思考,以積極心態激勵自己和他人,以積極心態立即行動……
《心態成就一切》一書,被譽為是拿破侖·希爾的傑出之作,是一部成功哲學經典。拿破侖·希爾認為,我們的成功、健康、幸福、財富取決於我們如何應用我們看不見的法寶——積極心態。
積極的心態,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拿破侖·希爾說:“正確積極的心態隻是成功的第一步,一旦打下了基礎,你就可以在上麵構築成功了,而目標則是構築成功的基石。”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我們總是被這常八九事所累,就永遠也快樂不起來。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
在這本書的一開篇,拿破侖·希爾就告訴我們:
一日之始,你是否經常如此想過:人活著是一件多麼美妙之事!又一個多麼愉快的早晨!我從未感到如此開心!我想今天一定會是個美好的一天。
找回自己小時候那種吹口哨的心情,使之成為你此刻的生活態度。找回那種內心深處完全自然、毫不做作的樂趣。其實,真正的樂趣並不是表麵上的,或隨時可見的,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你是因你的處境和你所做的事而感到深深的幸福。如果你暗中注意這種人,就可以發現他們總是在唱歌或吹口哨。
積極心態的力量和作用
在這本書中,拿破侖·希爾總結出了積極心態的種種力量和作用。
1.積極心態讓你充滿自信
年輕人之所以話多,且守不住秘密,其主要原因是由於自卑。世上遭受自卑感纏身的俘虜或背負著不幸命運的人為數不少。相信有誌者事竟成的人,終將獲得勝利。
2.積極心態幫你吸引財富
如果你明確自己的目標,並且向客觀存在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檢驗你信心的方法,是看你是否在困難的時候能應用它,尤其在最需要的時候能否應用客觀存在。要認真地花時間對你個人、家庭或事業諸問題進行研究、思考和計劃,並養成習慣。你給別人好的或稱心的東西越多,你所獲得的東西也就越多。擠出一段時間,專門用於思考,對於成功地吸引財富是十分必要的。
3.積極心態讓你知足常樂
滿足也是一種積極心態。你的心態為你所有,你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來控製它。記住每天說這幾句話:我健康!我快樂!我大有作為!
4.以積極心態投資理財
借用他人的資金是獲得財富之路。要借用他人資金,行事需按最高的道德標準:誠實、正直、講信用和“欲人施於己,己必施於人”的金科玉律。
5.積極心態可以激勵自己和他人
激勵就是鼓舞自己和別人作出抉擇並付諸行動,激勵就是一種希望或力量,用以激起人的行動,使人期望產生特殊的結果。在你激勵自己和他人時,希望是一種神奇的成分。像富蘭克林那樣激勵自己,列出自己的每日檢查表。在整個一生中,你起著雙重作用,你既激勵別人,別人也會激勵你。
6.積極心態讓你健康長壽
積極的心態能給你帶來健康,消極的心態則相反。接受良好的思想——積極而愉快的思想,這樣會改進你感情作用的方式。一種事物如果能影響你的心理,就能影響你的身體。決不要拋棄希望,因為每一種疾病都可以找到有效的療法,積極的心態更能幫助你找到辦法。
積極心態能使人十分機敏地對待危險,從而排斥事故和悲劇。如果悲劇突來,積極心態也能引導你泰然處之。
7.積極心態使你贏得幸福
林肯認為,如果一個人決心獲得某種幸福,你就能得到這種幸福。人與人之間原本隻有微小的差別,但這種微小的差別卻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正是你的心態。如果你去尋找幸福,你會發現客觀存在回避於你,但如果你努力把幸福送給別人,幸福就會來到你的身邊。兩個性格相同的人要想和諧地生活在一起,至少其中有一個人必須應用積極的心態。
8.以積極心態消除心病
雖然每個人都有內疚情緒,但是你要祛除這種內疚情緒。當兩種行為相互衝突時,你所肩負的重擔就是發現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認識特定條件下、特定時間內,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
9.積極心態產生新奇想法
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若改變本身的心態,就能使生活本身發生變革。人的生涯乃是由其思想所造成的。若要過上更好、更成功的生活,其秘訣就是驅除不健康的想法,而以新的、充滿活力的、具有強烈信仰的心態取代客觀存在。
10.以積極心態克服忙碌不安
事情無論大小,從個人私事以至於國家大事,如果在處理過程中過於焦慮,便足以影響身心的平衡。缺少任何一個人,地球仍然旋轉。平緩緊張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從容不迫的心情完成任何事。日光浴的主要功能是減緩生活的步調,撫平內心的焦慮,以保持應戰的精力。
11.以積極心態克服困難
當你用積極的心態去克服客觀存在的困難時,你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人人都會有許多難題,那些具有積極心態的人能從逆境中求得極大的發展。當你有了一個難題時,你要向他人求教、思考、口述這個問題,並采取積極的心態:“這是好事!”然後從逆境中求得發展。良好的想法加以切實的行動,能把失敗轉變為成功。
12.積極心態使你受人喜歡
希望被人喜歡和欣賞,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要想得到他人的喜愛,首先必須真誠地喜歡他人,這種喜歡必須發自內心,而非另有所圖。“喜歡別人”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結果,它是一種訓練有素的思想模式的產物。而能使你喜歡別人的一種思維方式便是積極思想,也就是說,你必須以一種積極而非消極的心態來對待他人。
13.以積極心態立即行動
對於建功立業,是拿破侖·希爾在該書精華中的點睛之筆。拿破侖·希爾設問:建功立業的秘訣是什麼呢?促使你應用這一秘訣的自我發動法則又是什麼呢?
建功立業的秘訣就是“行動”。自我發動法則實際上就是一句自我激勵警句:“立即行動!”無論何時,當“立即行動”這個警句從你的下意識心理閃現到有意識心理時,你就該立即行動。
平時就要養成一種習慣:用自我激勵警句“立即行動”對某些小事情做出有效的反應。這樣,一旦發生了緊急事件,或者當機會自行到來時,你同樣能做出強有力的反應,立即行動起來。
假如你有一個電話應該去打,但由於拖延的習慣,你沒有打這個電話。當自我激勵警句“立即行動”進入你的有意識心理時,你就會立即去打這個電話。
又假定你把鬧鍾定在上午6點。然而,當鬧鍾響時,你睡意仍濃,於是起身關掉鬧鍾,又回到床上去睡。久之,你會養成早晨不按時起床的習慣。但如果你聽從“立即行動”這一敕令的話,你就會立刻起床,不再睡懶覺。
拿破侖·希爾舉了個例子:
威爾斯是一位掌握了建功立業秘訣的多產作家。他力圖不讓任何一個想法溜掉。當他產生了一個新的靈感時,他便立即把它記下來。即使是深夜,他也會這樣做。他的這個習慣十分自然,毫不費力。對他來說,這就像你想到一個令人愉快的念頭時,你就不覺地笑起來一樣。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習慣。由於這種習慣,他們可能出門誤車,上班遲到,或者失去可能更好地改變他們整個生活進程的良機。曆史已經記錄了有些戰役的失敗僅僅是由於某些人拖延了采取得力行動的良機。
拿破侖·希爾提醒我們: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
建功立業的秘訣能把一個人的消極態度改變為積極態度。通過它,一個人能把可能被毀棄了的一天變成令人愉快的一天。
一天從好心情開始
拿破侖·希爾指出,一天之中有兩個時刻最重要,一個是早上一覺醒來之時,另一個是晚上入睡之前。這兩者如同一對“括弧”,括弧中間是你醒著的其他時間。如果你在這兩個時刻是積極、愉悅的,則一天之內,你將能享受積極、愉悅的生活。艾伯特·郝巴德說:“每天早上10點鍾以前,保持愉悅的心情,則一天之內其餘時間,你也會心情愉快。
著名作家梭羅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是告訴自己一條好消息。然後,他會對自己說,我能活在世間,是多麼幸運的事。如果沒有出生在世,就無法聽到踩在腳底的雪發出的吱吱聲,也無法聞到木材燃燒的香味,更不可能看見人們眼中愛的光芒。於是,他每一天都滿懷對生命的感激之情。
其實,快樂的經曆也許正如花的芳香,或是從窗簾透過的金色陽光,或者僅是一句友好的話、一件小小的善舉、一首優美的樂曲。但是,你必須在睡覺前去尋找這樣快樂的體驗,這是你入睡前最有價值的一件事。
愛默生經常以愉快的方式來結束每一天。他告誡說:“時光一去不返,每天都應盡力做完該做的事。疏忽和荒唐事在所難免,盡快忘掉它們。明天將是新的一天,應當重新開始一切,振作精神,不要使過去的錯誤成為未來的包袱。”
愛默生十分清楚,以悔恨來結束一天,實在是不明智之舉。他就像一個關門人,在一天結束時,他會把門關上,將一切忘記。他就好像曾任英國首相的勞合·喬治一樣。喬治有一天和朋友在散步,每經過一扇門,他便隨手把門關上。“你沒必要把這些門關上。”朋友說。“哦,當然有必要。”喬治說,“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後麵。然後,你又可以重新開始。”
拿破侖·希爾指出,要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重要的一點是學會將過去的錯誤、罪惡、過失通通忘記,而往前看。忘記過去的事。努力向著未來的目標前進。
給予也是一種快樂
拿破侖·希爾指出,學會接受和尊重別人是引導人享受快樂人生的一個重要原則,而給予是引導人享受快樂人生的另一重要原則。
所謂“給予”,它包含付出金錢、時間、興趣或忠言,或者任何由你能給予他人,且對他們有利的東西。你自己付出了,但實際上,這些付出能幫助你發現自己。這項原則聽起來很奇怪,但卻是真的。付出最多的人,獲得的也最多。
尋求人生樂趣的另一法則是,知道你在生活中會遇到困難、悲傷和惡劣的情形,但深信自己可以克服它們,這種快樂是無價的。
用一句文縐縐的話講,一個又一個的打擊可能會“打掉了你的生機和活力”。這句話很現實,你可能已如行屍走肉,不斷的打擊使你感到幾乎已窮途末路,你已無法再站起來奮鬥,隻能爬行,而不敢勇敢地站起來,以智慧和力量去解決困難。對於這樣的懦夫來說,人生當然沒有什麼樂趣。失敗總是讓人不愉快。隻有能應付人生中大大小小難題的人,才能得到大量的人生樂趣。安妮·謝爾太太便是采用積極心態,通過積極思維擺脫憂傷的一個很好的例證。
多年以前,拿破侖·希爾在洛桑與謝爾夫婦認識。謝爾先生是當地一家著名賓館的經理。幾個月後,謝爾先生突然去世,而謝爾太太繼續留在那家旅館,在一位新來的經理手下以女主人的身份工作。後來,拿破侖·希爾再回到洛桑看她。很明顯,她已擺脫了悲傷情緒。顯然,她內心的平靜源於一種深深的力量。
“我很敬佩你在這段悲傷的日子裏,仍能有這麼好的精神。”拿破侖·希爾說,“我認為你回去工作,使自己有事幹是正確的決定。”
謝爾太太的回答包含著如何處理悲傷的不尋常的哲學:“事實上,我的心情能夠變好,並不是因為我回去工作。工作並非治療劑,它隻是麻醉劑。它隻會使我對悲傷麻木,卻不能治療我的心病,是信仰讓我完全康複的。”她的看法真是精辟,工作隻能使人對悲傷感到麻木,卻無法起任何治療作用,隻有信仰能使人康複。當我們遭受巨大的心靈創傷的折磨時,我們當然不會真正感到快樂。
我們並非生來貧窮
消極心態者認為,人生來就不平等,為什麼有的人如此富有,如此健康,如此快樂,而有的人整天勞作,卻什麼都沒有?他們認為貧窮與不幸都是命運的安排,自己無法抗爭。因此,他們從未想過要改善自己的生活。
對此,拿破侖·希爾說,也許小福勒的故事能說明:有的人貧窮,但不是由於上帝。
福勒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個黑人佃農家的孩子,5歲時就開始勞動。9歲之前就以趕騾子為生。這並不是什麼特殊的事,大多數佃農的孩子都是很早就參加勞動的。小福勒與他的朋友有一點不同:他有一位不平常的母親。他的母親不肯接受這種僅隻糊口的生活。她知道自己貧困的家庭,被一個繁榮昌盛的世界所包圍,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其中一定有些蹊蹺。
她時常同兒子談論她的夢想:“福勒,我們不應該貧窮。我不願意聽到你說:‘我們的貧窮是上帝的意願。’我們的貧窮不是由於上帝的緣故,而是因為你的父親從來就沒有產生過致富的願望。我們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沒有產生過出人頭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