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探析(2 / 2)

2)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探究思考環節的學習。探究學習的重要環節就是學生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的探究活動就是學生借助各種學習工具和探究學習手段,並充分利用所得的數學數據和重要信息資料以實現解決問題的過程。初中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比較難懂、難記,尤其是初中數學中的一些專業術語更是讓學生頭疼的難題,而數學探究式學習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幫助學生減輕學習的負擔,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高速度、高質量地對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進行討論。另外,在初中探究式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猜想能力、探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如學生在學習韋達定理時可以從網絡中搜集相關的信息,還可以查找數學家韋達的相關的故事與韋達定理的產生經過等,通過對這些知識的了解,學生可以對韋達定理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並能夠增加自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

3)利用信息技術提出問題假設。問題的提出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動機,使學生進入探究問題的狀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基礎。所以,教師如果能夠在學生提出問題假設時運用信息技術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並提出具有很大挑戰性的問題,將會極大提高數學探究式教學的效果和水平。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多尋找具有探究性的數學問題,還應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借助信息技術了解現實生活中各類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問題,從中找出與課堂所學內容有密切聯係的知識進行研究和分析。教師也可以自己從網上搜集相關的數學資料,將其製作成相應的網頁供學生進行觀察、分析以及研究,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與數學知識相關的網站,鼓勵學生經常訪問這些網站,培養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4)利用信息技術驗證數學問題。

①應用數學實驗可以使數學知識變得更直觀、更形象,這種數學探究方式能夠增加數學課堂的活力和趣味性。如“幾何畫板”這款軟件的應用比較廣泛,它具有運用動態方式表達事物關係的強大功能,不僅可以為學生創設學習數學的情境,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原本枯燥、難懂以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直觀且易於理解。教師通過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掌握一些數學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和水平。

②利用軟件來處理數據,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計算方法。數學教學本質上就是一個探索和思考知識的過程。然而教師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將數學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探究問題的過程詳細地展示給學生,大多是簡單陳述一下,或將其忽略。而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可以利用一些數學軟件將思考數學問題的整個過程詳細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整體解題過程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以便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探究、分析以及思考。

參考文獻

[1]趙年東.淺談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J].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1(24).

[2]陳銀.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有效性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

2011(25).

[3]曾仁平.重視“學法”指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教導刊,

2011(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