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昭榮推辭了一會,就同意了。大家決定範金春帶四個人跟著崔管事,胡水洋帶四人跟著穿越眾。 這時,向導吳水蛋也到了。
拿著一份簡陋的手繪地圖,大家出發了。
三天後,穿越眾人走遍了整個島嶼,繪製了簡易地圖。晚上,大家和崔昭榮,範金春,胡水洋聚集在一起開會。崔昭榮當先發言:“各位先生,這幾天我接觸了許多島上的居民,給他們送了一些糧食、布匹、鐵器等物,他們都十分感激,我又趁機招募他們,許下的工錢很高,很多人都表態要來幹活。所以事情進行的很順利,至今沒有人反對我們。”
趙子重讚道:“崔管事很高明啊!這麼短的時間就擺平了島上的居民,當記一大功。”
崔昭榮摸摸胖臉,得意的說道:“這叫有錢能使鬼推磨,金燦燦的銅錢撒下去,什麼事情搞不定。”
魏 宏 業接著說道:“這幾天我們走遍了朐山島,畫了簡單的地圖,大家都看看,在什麼地方建營地比較合適。”
杜大雷第一個發言:“在北邊吧,那裏離碼頭近,運輸物資方便。”
鮑裏斯說道:“我認為在島的南部合適,那裏有大片的灘塗、平地,曬鹽,種莊稼很方便。”
杜大雷和鮑裏斯都各持己見,開始爭論起來。魏 宏 業忙打斷他倆,“先別嚷嚷,我有話說。我認為在島嶼東部的山穀中比較合適,由於我們開始建造的是木板房,海邊的風大,冬季會很冷,甚至大風都能把木質房屋刮倒掀翻。如果想避免這個問題,就得在山穀中建房,因為四周的山把海風都擋住了。”
他想了想,“我們在山穀中還發現了幾個水潭,那裏的水很好喝,不像海邊的地下水又苦又澀。所以在山穀中建營地是最佳選擇。”
大家思考了一會,同意了魏 宏 業的方案。趙子重問崔昭榮:“崔管事,船上的物資卸的怎麼樣了?”
“大部分都下船了,估計再有半天就全部完成了。”
“那明天就派人開始整修往山穀去的道路,另外讓人通知島上的居民來修路,我們要抓緊時間,馬上就要入冬了。另外讓回去的海船帶封信給你們家主,問他下批物資什麼時候到達,還有流民什麼時候到,有多少人?”
崔昭榮點頭答應,找人安排去了。大家都累了,早早上船休息。
公元962年(建隆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早上起來,大家準備開始修路。崔管事派出幾個護衛騎馬去通知島上的居民。大家套了幾輛馬車,裝上了修路的工具,食物和水,就向山穀進發。走到馬車不能前進的地方,大家就開始幹活。用鎬頭刨出地麵上的石頭,挖土把坑填上。
幹了兩個多小時,陸續有島上的居民到來。範金春同居民們交涉,給他們發了工具,就和大家一起幹起活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居民來的越來越多,有的還拖家帶口,老人、婦女、小孩都來了,在旁邊看熱鬧。
魏 宏 業找到範金春,對他說道:“老範,你告訴那些居民,來的老幼婦女可以幫我們撿柴禾,做飯和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我們全都給報酬。來的人每人每天二斤米,按人頭算,連吃奶的孩子都給。每天晚上付一次,絕不拖欠。”
範金春走過去把魏 宏 業的意思告訴了居民們,頓時歡聲雷動,許多人過來向大家作揖致謝,隨後就紛紛行動起來,幹活的青壯也熱情高漲,更加賣力的工作。
路一點點的向山穀延伸。許多老人、婦女、小孩在工地上幹輕活,撿撿石子,抬抬土之類的,這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中午幾個島上的婦女做好了飯,大家簡單吃了,就又開始幹活。
杜大雷看平整土地進度不快,就找來幾個馬車夫,讓他們回碼頭拉來幾個磨盤。
很快磨盤就拉回來了。
杜大雷在幾個車夫的幫助下,用繩索把磨盤栓在馬的後麵,讓車夫驅馬在路上拖著磨盤來回行走,把地麵壓結實。
趙子重走過來誇他,“你小子腦子挺好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