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梁河之戰(2 / 2)

我們發財還來不及呢,哪有時間去做什麼皇帝啊?”

泰欽目瞪口呆,他沒有想到,別人千方百計的想做中原的皇帝,可這幾個來自於後世的家夥,卻十分的不屑一顧。

杜大雷繼續說道:“和尚,你也知道,我們熟知這千年的曆史。我告訴你吧,十年之後,趙匡胤就會滅了南唐,然後吞並吳越國,統一了中原大地。

可幾年之後,他就死了。他的弟弟趙匡義即位,滅了北漢,然後就和遼國大戰一場。”

泰欽急切的問道:“杜施主,你告訴灑家,趙匡胤是怎麼死的?宋遼大戰的結果如何?”

“嘿嘿”杜大雷奸笑著說道:“和尚,淡定,淡定,你不是出家人嗎?為何如此的著急啊?”

泰欽啞然失笑:“哈哈,灑家是著相了,真是不應該啊!”

杜大雷繼續說道:“和尚,我告訴你吧,趙匡胤之死,在曆史上就是個謎。有說他是病死的;有說他是被趙匡義殺了的;還有說他是被趙匡義氣死的。現在誰都不知道,他究竟是怎麼死的。”

泰欽歎息一聲:“哎,做了皇帝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鏡花水月一場空嗎?杜施主,你講講宋遼大戰的事情吧。”

杜大雷喝了一口酒,然後小聲說道:“和尚,趙匡義即位後,做了幾年的戰爭準備,然後就出兵,滅了北漢。

那是在十五年後發生的事情,過年後的五月初,宋太宗趙光義在事先毫無思想準備和軍事準備的情況下,不顧宋軍經過數月的艱苦攻戰,士卒疲乏,兵力消耗頗多,戰勝後又未獲得例行的賞賜。士氣鬆懈,天氣炎熱的不利因素,強令轉兵東進,企圖乘戰勝之威,立即攻取幽薊。

諸將因師疲餉匱,皆不願行。隻有崔翰認為時不可失,機不再來,如能乘此破竹之勢,下幽州如探囊取物。

二十九日,軍抵鎮州集結待發,並遣使督調各地負糧運赴北麵行營。六月十三日,太宗親率大軍出鎮州,兼程北進,入遼境募其民為向導,連克金台頓(今河北易縣東南)、東易州(即岐溝關,今河北涿州西南)、涿州等地。

時遼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統軍使蕭討古等戍守幽州,為阻止宋軍北進,率軍南出堵截。宋太宗遣東西班指揮使傅潛、孔守正率前鋒軍出擊,自率主力繼後,敗耶律奚底部於沙河,於二十三日推進至幽州城南。

幽州城池牆高壘固,方圓30餘裏,易守難攻。自石敬塘割燕雲十六州屬遼後,幽州即為遼國的軍事重鎮。

宋軍兵臨城下,權知南京留守韓德讓率兵固守;為分宋軍攻勢,審院大王耶律斜軫命屬下執耶律奚底部青色旗,佯作潰軍北撤,示弱誘伏。

宋軍貿然進擊,敗於德勝口。太宗乃分兵一部牽製耶律斜軫部於清沙河,自率主力四麵圍攻幽州城。

二十五日,命定國節度使宋渥、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彰倍節度使劉遇、定武節度使孟玄喆分率所部從四麵猛攻,以投石機擊城,戰事激烈。

遼鐵林都指揮使李劄盧存領部下百餘人出降,城內陷於混亂。適權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耶律學古率兵從山後馳至幽州,掘地道潛入,與城內守軍合兵拒守,致使宋軍攻城未克。

三十日,太宗再次集兵攻城,因師老兵疲,將士倦怠厭戰,故屢攻不克。遼景宗耶律賢乘機遣南府宰相耶律沙、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各率所部騎兵救援。

七月初六,耶律沙部與宋軍戰於高梁河畔,敗退,宋軍乘勝尾追。時近黃昏,耶律休哥率大軍,人持兩把火炬從間道馳至,宋軍無備,停止追擊,速於高梁河畔列陣。

未幾,耶律休哥部在耶律斜軫部配合下,左右夾攻,耶律學古部亦出城參戰,使宋軍三麵受敵,全線潰敗,死者萬餘人。宋太宗乘驢車南逃,遼軍追至涿州而止,繳獲兵器、糧秣不可勝計。

高梁河之戰是宋朝第一次大規模主動出擊遼境的一戰,是宋朝為收複燕雲失地做出的第一次努力,最後以失敗告終。

這次失敗,除了人力、物力、財力受到巨大損失外,最重要的是嚴重挫傷了宋軍的自信心。

宋朝自開國以來,曆次戰爭幾乎是無往不利的,討平二李叛亂,收荊湖,平巴蜀,取嶺南,破江南。除了在北漢那裏費了點勁,就幾乎沒有失敗過。”

免費看書,關注微信公眾號:天涯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