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就擒(2 / 2)

崔道述一拍額頭:“真是不省心啊!怕什麼就來什麼。”

他思忖片刻,馬上就提筆開始寫信。

寫好之後,他把信折好,交給王明龍,然後拉著他走出了屋子。

兩人來到院子裏,崔道述看看四周無人,然後小聲說道:“你把信交給龐旭,讓他用信鴿傳回家裏。然後告訴龐旭,千萬不能輕舉妄動,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呆在王家的莊院。尤其要看好李繼隆那小子,絕對不能讓他進城,明白嗎?”

王明龍點頭答應下來,崔道述接著說道:

“其它的事情我來辦,我不會讓老杜受委屈的。如果大宋的官差去抓你們,讓龐旭他們千萬不要反抗,也不要逃跑,那樣會死人的。即使大家都被抓進大牢,我也會想辦法把大家都撈出來,讓他們一定要保持冷靜,絕對不能和大宋的禁軍對抗。另外把抓到的四個開封府衙役轉移出去,一定要藏好了。他們的家眷那裏,我來擺平。”

“您放心吧,我一定會看好大家的。”

崔道述拍拍王明龍的肩膀:“拜托了,你現在就出城吧。不然一會城門就關上了。”

王明龍咧嘴笑了:“您不用擔心,我有辦法出去。”

王明龍走了,崔道述在院子裏慢慢地踱步,思考著怎樣解決這件事情。

------------------- ------------------- -------------------

第二天上午,大宋皇宮文德殿。

趙匡胤坐在書案後麵,臉色十分難看。

他在聽趙光義的彙報,大殿中坐著幾位朝中的重臣,有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趙普;樞密使李崇矩;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呂餘慶;兵部侍郎,參知政事薛居正;知製誥盧多遜;左神武將軍,樞密承旨曹彬。

這幾人加上同平章事,開封府尹趙光義,就是大宋皇帝的心腹重臣。

“皇兄,昨晚臣弟連夜審問了杜大雷那廝,他對殺害王繼勳的罪行供認不諱。據他交代,他埋伏在陳橋驛的官道附近,等王繼勳的馬車經過時,殺散了押送王繼勳的四個開封府衙役,然後經過一番打鬥,製服了王繼勳。然後就把王繼勳捆起來,塞進了馬車。他把一些布匹壓在王繼勳身上,然後混進了城門,來到皇宮門前,在大庭廣眾之下,殺了王繼勳。這就是事情的經過。”

趙匡胤皺皺眉頭:“光義,我看沒那麼簡單。那四個衙役找到沒有?”

趙光義搖搖頭:“皇兄,四個衙役失蹤了,到現在還沒有找到。”

趙匡胤捋捋胡須:“那就對了,杜大雷肯定有幫手,不然不可能順利的拿下四個衙役和王繼勳。我估計很有可能是李繼隆那個豎子幫他做下的案子。這些時日,李繼隆天天跟杜大雷混在一起,不可能不知道杜大雷要幹什麼。杜大雷肯定是想一個人扛下所有的罪名,包庇李繼隆。你要盡快找到李繼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趙光義躬身答應下來,趙匡胤看向趙普:

“則平,你認為這件事情應該怎麼解決?”

趙普麵無表情的說道:“陛下,應該按律懲治杜大雷。他在皇宮門前殺人,這是在挑戰大宋朝廷的威嚴,造成的影響極其惡劣,必須將他明正典刑。”

趙匡胤點點頭,又問樞密使李崇矩:

“李卿,你怎麼看?”

氣度端凝,平時沉默寡言的李崇矩說道:

“陛下,臣認為對杜大雷的處理,一定要慎之又慎。現在汴梁城的百姓,大多都對王繼勳十分的痛恨,他們認為杜大雷是可以比肩漢唐時遊俠的人物,殺掉王繼勳,是為民除害。所以不能輕易的處罰杜大雷,以免激起民憤。”

趙匡胤有些不快,但他知道李崇矩為人端方,不會有什麼私心雜念,看來王繼勳是犯了眾怒了。

秉性敦厚的曹彬開口了:“陛下,杜大雷那夥人能給禁軍提供優質的兵器,如果殺了杜大雷,這些兵器肯定就沒有了,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呂餘慶說道:“陛下,據三司來報,上個月潘樓上繳的五糧液酒稅,竟然達到了八萬三千七百五十四貫。這還是五糧液剛剛開始銷售,隻是在汴梁一地的銷量。如果在國內鋪開售賣,估計每年能獲得百萬貫的收入。這對朝廷的收支平衡,是很重要的。請陛下深思之。”

在座的重臣大多是才知道五糧液的驚人銷量和收入,他們都很震驚。

兵部侍郎,參知政事薛居正問道:“呂侍郎,您沒有弄錯吧?五糧液有這樣驚人的收入?”

“絕對沒有弄錯,五糧液一經推出,就十分受歡迎。三司派人坐鎮潘樓,每天都盯緊了五糧液的售賣情況,他們沒有一點機會偷逃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