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裏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錢鏐擔任杭州刺史後,於大順元年(890年)九月第一次擴大杭城。築新夾城,環包家山,泊秦望山而回,凡50裏,皆穿林架險而版築。第二次擴大杭州城是景福二年(893年),周圍70裏。羅城的城門有十:朝天門,龍山門,竹車門,新門,南土門,北土門,鹽橋門,西關門,北關門,寶德門。
鳳凰山麓,為隋唐兩朝的州治所在,吳越國時擴建王宮,南邊有通越門,北邊為雙門,範圍數裏。內有八會堂、功臣堂、天寵堂、天冊堂、閱武堂、握發殿、思政堂、仙居堂、麗春院等十多處殿堂建築,規製恢宏。”
馮胖子說了半天,覺得有些口渴,就倒了一杯茶,小口喝著。
鮑裏斯也沒有閑著,據馮胖子所說,在紙上畫出了杭州城的簡易地圖。
趙子重皺著眉頭,認真的看著地圖,無意識的用食指的關節敲著桌麵,發出“篤,篤”的聲響。
安大郎盯著馮胖子發問:“馮掌櫃,杭州城的守軍有多少?他們的大營在什麼位置?統兵將領是何人?”
馮胖子放下茶杯:“安教官,據我了解,杭州城城牆高大堅固,東城與北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西麵又有西湖阻礙,南方鳳凰山上就是王宮。要想快速的攻下杭州城,並殺進王宮,隻有強攻南邊的南土門。
南土門距離錢塘江邊隻有三裏左右,城門外有兩座大營,駐守的兵力大約五千人。
杭州城總兵力大約兩萬左右,負責杭州城防務的統兵大將是沈承禮,烏程(今湖州)人。曾任吳越王錢鏐的幕僚、處州刺史等職。錢元鏐後來把女兒嫁給了他。錢弘佐襲位之後,掌管親兵。現在任威武軍節度使,統管杭州城外城的防務。”
“又是一位外戚啊!看來吳越國國主信任的家夥,沈承禮,孫承祐,都是外戚。不是姐夫,就是小舅子啊!”杜大雷感歎道。
趙子重問道:“這個沈承禮的能力怎麼樣?”
馮胖子想想說道:“沈承禮統兵能力還不錯,不過吳越國承平日久,他沒怎麼帶兵出征過。”
安大郎鬆了一口氣:“那就不足為慮了,估計不是什麼硬茬子。”
趙子重低頭思忖起來,安大郎,杜大雷,李繼隆三個好戰分子,都眼巴巴的看著他。
鮑裏斯拿著炭筆,不停的在地圖上寫寫畫畫,盤算著如何調配兵力。
趙子重抬頭看看,緩緩說道:“兄弟們,杭州城有兩萬守軍,我們帶來的戰兵才一千六百多,加上水手七八百人,總兵力才二千三四百。你們都說說,這仗能打贏嗎?”
安大郎,杜大雷,李繼隆三人大眼瞪小眼,都不說話了。
鮑裏斯放下炭筆:“老大,南土門外隻有五千吳越國的士兵,和我們的兵力對比是二比一。我看有得打。隻要我們戰術運用合理,不輕敵冒進,並充分利用我們的先進武器,還是可以取勝的。”
杜大雷聽到鮑裏斯的建議,立馬雙眼放光,嚷嚷起來:“對啊,老大,小六子說的對。我們把床弩和弩炮搬上岸,一頓狠揍,估計吳越國的軍隊就完蛋了,哈哈哈!”
安大郎和李繼隆也出言附和,都說可以打一下試試。
趙子重有些無奈,這幾個家夥都是膽大包天的貨色,鮑裏斯表麵上很沉穩,但內心也是個好鬥的家夥。看來他們都拿定注意要打了。
趙子重看著幾人渴盼的目光,隻好開口說道:“要打我不反對,但是你們必須聽我的指揮,不能輕敵冒進。”
杜大雷急忙拍拍胸脯:“老大,我們都聽你的,你就下命令吧。”
趙子重對鮑裏斯說道:“你馬上召集參謀部的人,製定合理的攻擊計劃。我們一定不要全軍都登陸進攻,要守好退路,一旦進攻不利,我們要馬上退回錢塘江邊,隨時都能登船脫離戰場,並擺脫吳越國軍隊的追擊,全軍而退,能做到嗎?”
“放心吧老大,我一定會做好的,不會拿兄弟們的生命去冒險。”鮑裏斯站起來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