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蕭何(1 / 3)

天子腳下,莫非王土。無論秦楚,即使是兩教教壇,依舊是周天子腳下的。

附屬國再強大,這個朝代,依然是周朝。

可是,自周幽王之後,西周滅亡,新生的東周勢力單薄,各諸侯國紛紛雄起,但依然是要朝見天子的。

其實,所謂曆史,還是有些東西沒有寫進去的。比如說君之協議。自周幽王後,周天子實權削弱,卻依舊是天子,所以,無論哪個諸侯都不敢喧賓奪主,代其執掌朝政。但因為周天子軍方政方的實權都已經喪失,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掌握一地。

南楚之南,南蠻以北,孟州孟城,便是這個地方。

那裏沒有七國之爭,沒有諸侯執政,即便是姬氏城主,都沒有太多的管轄百姓,任其自由發展,和平發展。

但因為三百年的蛻變,姬氏這個姓氏還是極具影響之力,再加上曆代城主本就是愛民如子,百姓愛戴,所以,天下民眾十之八九,都期盼姬氏周天子重新執掌天下。

這卻是各諸侯國所忌諱的。

據部分野史記載,當年晉國最是了得之時,晉王期盼姬氏複國,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四方諸侯皆不滿,從而引起了後來的趙魏韓三分晉國。但這終歸是野史,做不了實情。可是,姬氏改姓,卻是真的。當今孟城城主,並不姓姬,而是姓江。

魏國士兵看見那簾幕上的圖騰,趕忙下馬跪拜道:“參見周天……不,參見孟城江城主。”

車內傳來一位男子笑聲,十分灑脫,但卻極其青澀,讓人聽來才知道,原來是個少年。

“邢城士卒果真了得,改口也是迅速,避其忌諱。但我不是孟城城主,城主現在不姓江,而我,卻是叫江鼓雨。”

少年說話間已經走出了馬車,看上去,年齡與楚非相仿,身著青紫色布衣,腰間掛著翠綠色青蝠環瑩玉佩,腳下棕色皮靴鑲著一圈金絲邊。看上去,搭配的平淡無奇。

但若是配上少年眉宇間的那份自信,臉頰蘊藏的那份俊美,嘴角笑容裏顯露的那份從容,根本無法再次平淡無奇。

身為周朝姬氏,自天生而來便是皇族氣息,百餘年來,雖然刻意隱藏,但總也是無法遮掩,難怪親民。

其實,周天子對於諸侯國的施壓,已經是一讓再讓,十年前,更是辭去了城主一職,晉國智氏旁親,代為執掌,這也是為何野史會把晉孟聯係在一起的原因。

“口誤,口誤,望江副城主莫怪。”士兵頭頭把頭低的更低了。

“早知魏國邢城,有昊天香火錢一說,如今看來,也是如此。亂世之中,雖屬自然,但這兒離邢城,怕是有些遠了吧?”誰知,車內有一女子說話,聲色之中,也不難辨認歲數不大,與眼前的江鼓雨應是相仿年齡。

“這……小的見財起意,罪該萬死。”士兵頭頭沉聲說道。

“見到我等,依舊不卑不亢,閣下的胸襟,非一城士卒能任啊。”車內女子笑說道。

“七國亂世,不比孟城,官大斂財易,做人難。官小做人雖仍不易,但保命不難。”

士兵頭頭說完之後,頭似乎已經觸到了地上。

在場的人都沒有再說話,因為江鼓雨沒有說話,車內的女子也沒有說話。

他們並不是在意士兵說的難易之事,而是“不比孟城”這四個字。

其實,這個士兵頭頭說的也是這件事。他沒什麼學問,這句話,也許是他這輩子說的最講究的一句,但之所以說的最講究,最到位。恐怕不是他腦筋轉得快,而是因為,那是肺腑之言,是天下百姓的肺腑之言。

七國亂世,不比孟城。孟城盛世,可否統領七國?

許久,江鼓雨依舊沒有說話。

低頭叩首的士兵頭頭,在這一段時間,像極了一隻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