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1 / 2)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四宗門的出現,是在這五年間,但其實並不完全對。因為那是藥堂,學院以及錢莊的時間。

趙國軍營,是在四年前成立的。

並不是趙國沒有軍隊,隻是因為,趙魏韓三國本來出現的時間就晚,軍隊的成型也不早。但依舊是有軍隊的,這裏麵說的四年,是李牧在軍營成為大將軍的四年。

那四年以外的時間呢,也就是五年前呢?

五年前李牧就是李牧,不是什麼大將軍,最多隻能算是個小兵。而那時也沒有軍營招募這麼一說。從軍嘛,無外乎是抱著保家衛國的名聲,開疆擴土罷了。

任風來算是十二朝元裏的天才,因為他兩歲多就開始修道,用了十年時間變成了祥元期高手。年輕一代恐怕除了同為十二朝元的血珊瑚,無人能及。

但沒幾個人真正記得李牧的可怕。因為從沒有修行到十二朝元,他隻用了五年。沒錯,就是這五年,也正是他祥元期的境界,成為了趙國第一人,蓋過了廉頗的實力,成了趙國軍營的一把手。

而之所以李牧會成為十二朝元,成為大將軍,完完全全是因為那一次討伐,單方麵慘無人道的討伐……

七國戰亂,民不聊生,很多人無家可歸,吃的也是越來越少,流亡的人很多,餓死的人也很多。而就在這一時期,有一座山可以算作是世外桃源。

那裏,叫做百穀山。

當那座山還沒有名字的時候,那山上便住了人,那裏的人們很善良,他們以打獵為生,養育著兒女,他們雖然知道世間的戰亂,但依舊不想參與,闔家歡樂比什麼都強。

所以,他們很幸福。

但是,戰亂不止,流民越來越多,逃到這座山上的人也越來越多。山上的原著居民很善良,所以他們並沒有趕走這些人,而是把他們留了下來,發給他們食物,而這些人也是心懷感激,幫著他們一起打獵。

他們依舊很幸福。

但山上的動物卻是越來越少,畢竟人數在增加,野獸在減少。好心的村長看到越發荒涼的山頭,新生了一個念頭,他把這座取名百穀山,號召人們種植莊稼,勞動換取食物,而所剩的食物也被縮減分配。

這沒什麼不好,無論是原來山上的人還是後來留在山上的人都沒有異議,他們都是帶著感恩的心去應對將來的危機。

村長的小兒子,更是拿起了鐮刀,和大人們一起去割草種莊稼。

就這樣,村長家的那把打獵用的砍刀變得有些落寞,但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無非就是餓一陣子,等入秋莊稼成熟了,豐收了還是可以吃飽飯。

可是,饑餓還是伴隨著他們的,隻是他們一直樂觀的去應對罷了。

終於,夏時的一場暴雨即將來臨,種莊稼的人們漸漸走回了家,黑雲壓著天空,兩片雲之間更是摩擦出了閃電,轟隆一聲,劈到了山上的樹林裏。

索性那片樹林不算相連,火海沒有變成海就被雨水澆滅了。

雨後的天氣格外的好,村長想出去看看田地,卻似乎感覺少了什麼,但就是想不起來。

他向山上開墾的田地走去,越走就越能聞見一股香味,十分十分香。

更準確的說,那是一股肉味兒。可能是閃電擊中樹林,樹林燃燒時將一些野獸燒死,進而烤成了熟肉。

饑餓伴隨已久的村長看見那焦糊分不清部位的肉,終於還是忍不住吃了起來。

那肉很美味,很香甜,長期饑餓的他吃了很多,直到他摸到了一樣物品——一把焦黑色的鐮刀。

那把鐮刀實在是太熟悉了,他怎麼可能不知道,那是他親自做的,送給他小兒子的鐮刀。

村長瞬間瘋了,他似乎感覺到腹中有什麼在翻滾,有什麼在活動。

然後,善良的他瘋的很徹底——善良的他徹底瘋了。

他拿著鐮刀,呆呆的坐在那裏,沒有哭,沒有鬧。

後來上山的人不知道村長怎麼了,上前問話,誰知,他一下就用鐮刀砍下了來人的腦袋。眾人想跑,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他一個接著一個的砍了下來,山頂,一時間居然有人頭滾落。

這並沒有完,他跑去山下的房屋,一個接著一個的砍著,他瘋了,他覺得這些人都該死,也許沒有他們,他便不會開墾荒地,也不會餓,更不會讓小兒子跟著他們去鋤草。

他著了魔的殺著人,著了魔的砍著人,如果餓了,他便著了魔的吃著人。終於,他入了魔!

沒錯,他沒有修行昊天或者玄天的功法,他就是自己入了道,修了道,自己身上一點兒一點兒的吐納著天地元氣,吐得隻少不多,全被他吃了。

如此,百穀山並沒有種出稻穀,全都是死屍,被他吃得精光的死屍隻剩下白骨,這座山,便成了白骨山。

而他,背著一把黑色的鐮刀獨自坐在那山的山頭上,等著人,殺著人,吃著人。

白骨山在趙國境內,自然是趙國軍隊去征討這個魔頭,所以,趙王派出軍隊去圍剿,去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