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結束的楚京一等人在趕往蜀山的路上。
可就算他們現在結束了休假,快馬揚鞭而行。
這路途遙遠,依舊還是路途遙遠。而那馬兒,也得休息,否則,就為了趕一趕前一個月懶散而留下的進度,這馬,多遭罪啊。
而正在他們趕往蜀山的時候。
齊政,不,嬴政與龍瑩也已經到了秦國。
秦國,函穀關。
秦國向西,便是西荒。
蜀仙存世八百年,西荒自由卻也自閉,不想去侵擾外界,也懶得去擴張領土。
所以,秦國相對於趙國,十分舒服。
而函穀關,則是秦國與其餘六國的想挨著的那扇門。
出了函穀關,便是出了秦國。
正確的曆史中,函穀關很是重要。
當年蘇秦身兼六國丞相,六國相互同盟,唯獨孤立了西之秦國,而秦國也因為這種孤立,不敢走出函穀關一步。
當然,現在的曆史不是正確的曆史。
什麼蘇秦,什麼張儀,就連鬼穀子,都沒什麼人聽過。
八成,早就像那甘德一般,被掌教以莫須有的罪名捉走或者殺了。
所以,秦國人還是可以走出函穀關的。
可今日,卻不是這麼回事。
函穀關緊閉,精兵良將囤積,人們都在看著東麵,注視著東麵,因為東麵,有一隻同樣囤積了精兵良將的諸侯國,趙國。
秦趙之間一直存在戰火,但都屬於小摩擦。函穀關固然重要,但戰士並沒有像今日這般駐守過,否則,關口能熬住,這人,定然是垮了的。
但今天,以及這段時間,這裏,很是嚴格。
不光光是因為這裏有像白起,呂不韋這樣的大人物。
更是因為,這幾天,是國喪。
國喪,便是死了王孫貴族。
而且,是死了最大的王孫貴族——秦王。
嬴政他爹,即是秦莊襄王,在位三年,死了。
其實早在三年前,秦莊襄王就已經跟趙國要過他這個兒子,可是趙王也就罷了,主要是李牧不交人。
為什麼不交人?因為還沒有養好。
起碼,沒有教育好。
李牧不是曆史中的李牧,他是知道曆史的李牧。
他知道嬴政此人是多麼的可怕,但又不敢貿然除掉,引起曆史的軒然大波,所以,他選擇了教育。
教育出擁有“李氏”思維的嬴政。
可嬴政本就是嬴政,就算表麵上如何順從李牧,心裏還是會選擇滅了他,這一點,李牧都沒看出來。
可不巧的是,這個叫做“鄭英”的真嬴政碰到了楚京一,他的尾巴再如何掩蓋,依舊遮不住楚京一的火眼金睛,這種人,就算再像曆史中的那個人,依舊不能讓他做那個人,否則,自己就會沒有活路。
也正是如此,現在的齊二狗,陰差陽錯的走向了秦始皇的路上。
函穀關上,白起和呂不韋站在那裏,不甚愉快。
並非他們兩人吵架,而是因為大王最後的一點血脈,如今,還在趙國那個李王八的手裏攥著,如何不氣。
要是此刻李牧選擇攻打秦國,再配上即將繼位的秦王做人質,這可如何是好。
“前幾日趙國發來信說,大王已經從楚國啟程,算算腳力,這幾天便會到的。到時候還需要丞相您……”
白起話說到一半,忽然間意識到了不對。
需要丞相幹什麼?
認親嗎?
野史記載,呂不韋是秦王嬴政的生父,要真是那樣,白起這話,真的是不該說。
呂不韋也是聰明人,他當然知道白起為什麼不說話了。但他沒有生氣,隻是苦笑道:“天下人皆知咱秦國別的不厲害,就是丞相了得。你看,現在大王都死了,居然有左右兩位丞相。商鞅太會變法,我啊,會寫書,著實是了不得。”
白起不知道呂不韋為何這樣說,但這可是位高權重的丞相在獨自感慨,他就算是大將,也不能大膽。
“秦國太強了,甚至天下其餘六國都在忌憚,他們當然知道秦國丞相的厲害,更是怕再出個厲害的秦王。所以,有些事情,很是會造謠。”
“當年就說我是公子政的生父,現在也會傳我是大王的親爹,總之,我啊,怕是活不了幾年了。可是死前,能不能讓我見識一下天下人都在傳的那位嬴政啊?”
這可是驚天的不一樣啊。
原來,就算是呂不韋本人,都沒有見過這位所謂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