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蜀仙不想讓這種人上山和他比試,那直接明令禁止他們不就行了?”馮奪察覺出這話語間的毛病,點明道。
“蜀仙又不是大先生,他老人家,境界高一些。”中年大叔說話時露出向往的表情。
“這跟境界有什麼關係?”葉青璿也很是好奇。
“大先生主張的是隨意,是肆意妄為。而蜀仙大人,則是講究自由,不,是大自由。”
“哦?大自由,那什麼是大自由?”楚京一這時候很是認真的問道。
的確,這個問題不能隨意問,即便這中年大叔會隨意答。
大自由,古往今來都沒幾個人能解釋的清楚。
如果一個民族被壓迫,在奮戰之時,最多說道:“為了自由而戰!”
大自由,那該是怎樣的大,是眼界的大,還是格局的大?
大叔聽到這個問題,似乎是回答過千萬遍,亦或者親耳聽過蜀仙的答案,他很是認真,又很是專注的回答道:“心境之無界,行徑之無往,道經之無為。大神通,大自由,大一統。卻非大伸通,大自有,大一同。”
這話很難懂,甚至說出來也沒幾個人能說懂。因為這個看似已經是答案的答案,卻又是一個疑問。
唯一能被三人聽懂的內涵其實很少,但又大致相同。
無拘無束,這便是大先生的主張。
無拘無束卻不能無德,這便是蜀仙的主張。
也就是說,像陳柏張鬆這樣的人,隻要蜀仙一個皺眉,便該被滅掉,不應留在世上。可酒癡這裏,隻要是沒看見,那便是沒看見。
果然,相對於酒癡的隨意而為或者肆意而為,蜀仙的大自由真的高了很多境界。
但事情總也有例外的。
“蜀仙的大自由固然是高尚的,但其中,他自己,卻是個錯誤。”
馮奪忽然這般說道。
蜀仙是個錯誤,這個結論並不是好結論,容易得罪人。況且,這裏是蜀山,這結論,肯定已經得罪了蜀仙。
但這結論,卻準確無誤。
“老師,這個少年還小,見地並不……”
“很是在理。”沒等書生說完,站在鏡花水月前的蜀仙便說道。
“他叫馮奪?”蜀仙看著那個少年問道。
這問題本就是白問。
蜀仙如果不知道,書生白夜行更不會知道。
但起碼,蜀仙知道與否,在於另一個層麵。
“跟他老祖宗一樣,臭嘴。”不知為何,蜀仙埋汰道。
“哎,可惜啊,我的子孫後代,沒有這樣的。”蜀仙又自言自語道。
書生一直沒有接話,因為很多故事,並不是他知道的。
他們學生和老師的關係,隻有六年,而蜀仙自己的故事,卻有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