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王都論武(四)(1 / 3)

沈霓裳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淩飛身上,噙笑反問完後,她環視四周,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的棚區,問了一個她進場之後就一直存疑的問題:“為何沒看到有人帶邊奴?”

在雲州的時候,至少還看見帶著烏歌滿街賣弄的穆子正,那時她還問過玉春,玉春道雲州有邊奴的大戶人家不多,因為大部分的邊奴都被王都貴族買走了。WwWCOM

當然也有如今邊民現身中土的愈來愈少有關。

可她來王都也好幾日了,卻一次也沒看到過有人帶邊奴出現。

原本以為今這種場合,來的都是王都對頂尖的上士族,應該有邊奴的出現,沒想到進場之後,竟然沒現一家帶邊奴出現。

沈霓裳半晌沒有聽見回答,轉看向淩飛,卻見淩飛一臉不可置信呆怔模樣,她不覺一愣,微微疑惑:“淩飛?”

淩飛猛然回神,下一刻,他倏地轉頭看向場中擂台方向,聲音也有些怪異的緊繃:“何事?”

沈霓裳將問題重複了一遍。

淩飛雙目平視擂台方向:“王都士族沒有帶邊奴在身邊的習慣,似穆子正那種行徑在我們看來,不過是上不得台麵的家子氣。”

“為何上不得台麵?”沈霓裳不解。

淩飛瞥她一眼,語聲淡淡:“邊奴血統低賤,連良籍庶籍的平民也不屑碰觸,上士族若是帶在身邊豈非等同於自降身份?”

沈霓裳聞言一怔。

在雲州時,她就見識過那些百姓對烏歌的鄙夷嫌惡,她原本以為那就是最大程度的輕視了,但這一刻,她才現,真正最鄙夷嫌惡邊民的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那些上士族的貴族。

她一直以為,這些上士族對三百年前的真相多少都有些了解,而打擊貶斥邊民更多的是為了奴役和攫取邊民身上的價值。而他們控製三百年前真相的傳播,用錯誤的信息和態度故意誤導百姓,教化百姓,讓百姓鄙夷邊民,在百姓的認知裏造成一種邊民血統生低賤的虛假事實。

這些上士族應該心裏清楚,三百年前的中土大戰之前,邊民不但沒有低賤之,而且還享有和中土人一般無二的同等地位。

邊民曾經和中土人一樣,在陽光下自由行走,也曾經和睦相處過。

在淩飛方才的淡淡語氣中,雖然不明顯,但也有那麼一絲不屑和輕視,正是這抹不屑的輕視讓沈霓裳驀地清醒過來,也認識到一個事實。

她忘記了一句話。

謊言一千遍也會成為真理。

三百年的教化誤導,不僅讓普通百姓的認知根深蒂固,也讓造就這個虛假事實的上士族貴族們將這個捏造的事實當做了真相。

在他們眼中,邊民血統就是生醃臢下賤的。

想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刹那間,沈霓裳忽然生出一種莫名煩躁的情緒。

這種情緒來得陡然且複雜,複雜得連沈霓裳自己也不能分辨仔細。

這種情緒讓沈霓裳對自己感到陌生。

她不是一個容易動情緒的人。

前世的三十年已經將她變成了這樣的一個人。

情緒外露代表著動了情緒,無論嬉笑怒罵,隻有有情緒,才能外露。

即便她從未表現過,但她心裏卻是明白這一點的。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最開始的時候,她明明心底是有些嫌棄玉春的蠢,可最後,還是決定將人留在了身邊。

還有司夫人,她明明一開始並不喜歡也不習慣司夫人的那種張揚,也不是沒有保持距離的辦法,但她卻從未有過那樣的想法和做法。

因為,無論是玉春和還是司夫人,她們身上都有一種她所沒有的鮮活。

沈霓裳不是不知道自己這樣的人在旁人眼裏是一種什麼印象。

前世李成功死之後,許多身前的知交好友前來吊唁,她在靈堂上平靜如水,應對自若,鎮定從容得就好似在替旁人的父親操持喪事。

那時,她在不意間聽見過李成功最好的朋友的遺孀私下裏歎息著對其他人“這人得病得久了啊,連一絲人氣兒都沒有,看著反而讓人瘮得慌……”

沈霓裳知道她其實沒有惡意,在她而言,不過是在就事論事。

她也知道,在父親的葬禮上,她理應表現出諸如哀傷悲傷痛苦之類的情緒。

可是,她真的表現不出來。

在接到李成功飛機失事消息那一刻的呆愣中,她清醒過來對自己灌輸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她不能夠讓自己病,她不能讓李成功無人送終。

那一瞬間後,她再沒感受到過悲傷和痛苦,她鎮定從容的完成了一切,直到李成功下葬,她倒下前的最後一刻,她覺得自己都是平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