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的開發

認真、細致、嚴謹、寬容,楊福家教授身上有一種學者特有的儒雅之氣。記者先後專訪楊福家兩次,一次談了一個多小時,後來因為要做“點擊”版,又請楊教授接受再一次采訪,這次談了2個多小時,楊福家的爽快、親切和寬容出乎記者意料。

剛剛擔任諾丁漢大學校長的楊福家在赴英履新後回國參加“兩會”。他是全國政協委員,被教育界的委員們推舉為第32組的小組長之一。說話舒緩但極富條理,坦率而生動,愛舉例說明,不諱言我們存在的不足,也不諱言需要學習國外先進的地方,談到興頭處,伴隨著寬和的笑聲,這就是楊福家。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工作仍然以國內為主,在複旦大學還有一些研究題目,現在還兼任著自己已經做了14年的中國科學院原子核研究所所長,還是江陰一個私立大學培爾大學的校長。

教育與科技,誰更重要?楊福家回答說:當然是教育。談到教育,楊福家有很多想法。這時,他不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而是一個教育家,一個對教育有深刻感受和感觸,並把這些感受和感觸表述出來了的人。去年,為華東師大舉辦的國家級中小學數學骨幹教師培訓班講課時,楊福家與一些知名的教育學者共同主講的是“師德和教育理論”。在聆聽了楊福家關於教育的想法後,記者擅自給他的理論命名,稱之為火把理論、開門理論、大觀園理論、鋼琴理論。

學生頭腦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

優秀的教育必須營造一個有利於創新思維發展的環境。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基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這個火把在良好的環境中“星星之火,燎原大地”。營造優質環境的關鍵中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做學生頭腦裏火種的點火者,而不是滅火者。

楊福家說,學生有沒有創造性,關鍵在中小學,中小學關鍵在教師,教師學會啟發學生很重要。沒有好的教師,很難希望能夠培養出大批有創造性的學生。要做一個點火者,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該如何當個好的點火者?楊福家講述了費爾馬大定理被徹底破解的事情:數學上有一個難題,是關於小學階段就要學習的商高定理的,法國科學家在360年前就提出來,多次方行不行,並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但是後來如何證明成了數學上的一個謎。1953年,有個英國人出生了,他10歲的時候,中學數學教師講授商高定理,告訴學生有這麼一個謎,這個學生開始對這個謎感興趣。到1985年,這個學生成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教授,在埋頭研究8年後,終於在1993年破解了費爾馬大定理,轟動全世界。

在給600個中學數學教師講課時,楊福家問:誰知道這個定理?大家都舉手。當問有誰知道法國人提出的另一個定理時,有60多人舉手。再問有誰在教學生商高定理的時候,把法國人的定理和數學史上的這個謎也告訴了學生時,隻有一個人舉手。

教育工作者的對象不是完人,應當看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學校的責任是教育引導學生不斷自我完善,把自己的特點發揮出來,不能再用差生這個概念,學生在分數上可能低一些,但是其他方麵可能很優秀。

楊福家講的這個事例與複旦有關。複旦物理係過去有個學生書讀得馬虎,玻璃卻磨得很好,老師就發揮他的長處,對他進行鼓勵,並不因此限製他、歧視他,這個學生畢業後到紫金山天文台工作,磨出了當時中國最好的天文望遠鏡的玻璃。

談到教育觀念,很重要的就是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要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是很具體的事情,可以體現在很多小事上,而我們在這一點上做得很不夠。

在諾丁漢大學短短幾天時間裏,楊福家感受最深的是這裏對學生的尊重和以學生為中心,楊福家心中的歉意也正是來源於此。

新任諾丁漢大學校長不久,楊福家就親身感受了教育該如何以學生為中心。他擔任諾丁漢大學校長主要有3項任務:一是組織學校董事會議;二是代表學校參加重大活動,比如接受英國女王頒獎;三是出席學生畢業儀式,親自給每位畢業生頒發學位證書。在這3項任務中,校長如果萬一有事,前兩件都可以委托副校長代表,惟獨給學生頒發學位證書,校長“無論如何必須參加”,並且要親自為每個學生頒證,否則會被視為重大失職,因為這個儀式是學生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之一,因此是學校最隆重的儀式。

為了說明自己的感受,楊福家還舉了另外一個例子:前不久代表諾丁漢大學接受女王頒獎,當時學校隻有10個出席名額,讓楊福家沒想到的是:學校在這10個名額中安排了4名學生。而這是楊福家在國內大學校長生涯中難以想像的事情。他說,從中你可以看到對學生的尊敬。

尊重學生還表現在尊重學生思考的權利,尊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疑問,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願望。楊福家說,一個8歲的孩子也可能接觸世界難題。麵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要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並且要勇於承認自己不知道,而不能用回避敷衍的辦法甚至嗬斥提問的學生。他比較東西方的情況說:西方的教師回答學生提問時說“我不知道,我不會回答”是很自然的,但是中國的教師好像還不能適應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