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不重細節者,隻能小打小鬧(1)(1 / 3)

古人雲: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能使我們保持頭腦清醒,內心完美,事業成功。勤奮是無價之寶,勤奮是幸運之母,上帝對勤奮給予一切。人生真正所缺的不是才幹,而是誌向,換言之,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奮的意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需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沒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斷然不能成功。相反,一個人懶惰,等於將自己活埋,因為懶惰中存在著永恒的絕望。年輕人最黑暗的時光,是當他們坐下來默想如何去不用勞力而獲得金錢的時候。懶惰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誘惑的溫床,疾病的搖籃,德行的墳墓。我們有理由不聰明,卻沒有理由不勤奮,惟有勤奮才能成就輝煌的未來。

懶惰注定一事無成

懶惰,一是身體懶惰,二是大腦懶惰。身體懶惰的人光想不幹,大腦懶惰的人光幹不想。身體懶惰的人每次想的都是不同的問題,說不準常常還會想出些新鮮的思想和念頭,但什麼都不幹;大腦懶惰的人一輩子幹的都是同樣的工作,但從來不考慮去改變什麼。這兩種懶惰一般很少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因為身體和大腦同時懶惰,結局隻有失敗。

一、懶惰與平庸有約

人生所缺的不是才幹,而是誌向,換言之,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奮的意誌。一個人懶惰,等於將自己活埋,因為懶惰中存在著永恒的絕望。年輕人最黑暗的時光,是當他們坐下來默想如何去不用勞力而獲得金錢的時候。懶惰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誘惑的溫床,疾病的搖籃,德行的墳墓。

勤奮是無價之寶。對父母來講令兒女養成一種勤奮的習慣,勝於留給他們一筆大的財產。有靈敏的頭腦與勤奮的手腳,隨時可得金錢。當我們工作得乏力的時候,就該立刻重溫“不勤奮即饑寒”的箴言,以免被怠惰的魔鬼誘惑。懶惰使事情困難,勤奮則使事情容易。

懶惰是你的劣習嗎?你一離開辦公室就把工作拋於腦後嗎?當你落後於他人時,你很少在辦公室呆到很晚,或很少把工作帶回家,或很少在周末去辦公室嗎?你在周末起得很晚並找借口說“我比別人需要更多的睡眠”嗎?你寧願坐下閑談而不去閱讀那本你知道該讀的書嗎?你大多數夜晚都把時間浪費在電視機前嗎?你必須在“勤奮”和“懶惰”之間選一個詞來形容你自己,你願意選哪一個?如果真的有成功的願望,那麼,立刻開始吧,用堅決的行動拆除你的“懶惰”是你必須邁出的第一步。要知道,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是用勤奮造就自己的。

作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見證者、網易公司創始人的丁磊,持有網易公司58.5%的股份,當前市值約合人民幣76億元。被稱為“做電梯上升的中國首富”丁磊,怎樣看待懶惰的?他說:懶惰,是沒有飯吃的。

有人說,你丁磊的人生目標宏偉,自然要用功啦,我隻是想圖個輕巧日子,何必那麼辛苦。“我告訴大家,就算你隻圖個衣食不愁就好,現在的努力也是不夠的。別處的情況不好說,至少在網易,你不努力,懶惰,是沒有飯吃的。”

要勇於進取,懷抱理想,不言放棄。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除了勤奮之外,就是要積極進取和創新。從創業到現在,丁磊每天都在關心新的技術,密切跟蹤Internet新的發展,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其中有10個小時是在網上,他的郵箱有數十個,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電子郵件。

他認為,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但作為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他本人就在技術方麵愛動腦筋,有一點聰明之處,但如果沒有積極進取,沒有在技術方麵不停地摸索,也不會有熟能生巧的本領和一些創新。尤其是年輕人,無論工作單位怎麼變動,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

二、克服惰性

惰性,按照通常的理解,是指那種不想改變生活和工作習慣的傾向。很顯然,它是與改革格格不入的,是改革發展的一種習慣性阻力。因此,改革是否能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看能否根除人們的惰性。

惰性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以及輕微的猶豫不決。誰都知道,勤奮的勞動,可以收獲豐碩的果實,但相當一部分人,寧可收獲少些,也不願付出更多的勞動。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深信,改革是振興中國經濟的惟一出路,但因改革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有些人還是寧願受窮,也不去大膽探索,投入改革。

莊子曰:“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對於一個人來說,惰性是一事無成的重要原因。世上沒有哪個人生下來就該貧窮、潦倒。在機會均等的情況下,一個人能否有所作為,主要就看你能否克服惰性。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其落後,其貧困,除了曆史的原因外,也很大程度上與惰性有關。正視我國的曆史事實,可以清楚地看到,傳統文化的惰性因素是造成中國落後的重要原因。傳統的儒、道、佛、法的思想中的中庸、無為、保守思想,使人們對新事物持懷疑態度,視為“長者風度”和政治上“成熟”的標準。求穩怕亂,否定一切變革,這是民族惰性的典型表現。惰性,使人的才華被埋沒,使人的潛能被扼殺,使人的一切希望都化為泡影。一個人如果為惰性所左右,那麼他除了躺在草坪上,做一些“黃粱美夢”以外,很難再有什麼別的作為了。黑格爾說過:“最大的天才盡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讓微風吹來,眼望著天空,溫柔的靈感也始終不光顧他。”天分高的人如果懶惰成性,不努力發展他的才智,則其成就也不會很大。中國人以聰明著稱於世,但不能不指出,這些聰明才智,被傳統文化的惰性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