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廬山高圖(1 / 2)

前來觀看比賽的學生都是屬於國畫係,他們親眼看到張楚那幅墨蝦圖,對於張楚的國畫造詣相當有信心,但是那名倭國男子的話卻讓他們不能反駁,因為張楚真的沒有動筆而是拿起鬆下惠子的畫作在欣賞。

良久之後,張楚才緩緩的放下那副畫微笑著問鬆下惠子:“請問你這幅畫是何時而作?”

“就在比賽時所作,我想象了我的祖國的高山,那種險峻和雄偉讓我靈感迸發,於是作下了這幅青山俊秀圖。”鬆下惠子說道。

其他幾名倭國男子聽到鬆下惠子的話不自覺的挺起胸膛,臉上掛著自豪的神色,似乎他們祖國的山峰是全世界最好的一般。

“我明白了,可以開始了。”張楚點頭說道。

張大山親自為他攤開了宣紙,肉疼的從衣服包裏拿出一方墨硯為張楚磨好墨水,低聲道:“小子,看你了,不要讓我失望啊。”

“我盡力吧。”張楚回應道。

鬆下惠子目不轉睛的看著張楚,她很想看看這個男人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贏自己,因為自己的老師曾經說過,在華夏的年輕一代,沒有誰的筆力和國畫造詣能超過自己。

其他三名倭國男子也用嘲弄的眼神看著張楚,在他們看來,已經連輸五陣的華夏早已黔驢技窮,這個人不過就是上來出醜的,拖延時間不想承認自己輸了罷了。

張楚深呼吸一次,拿起毛筆,落筆出墨色濃鬱,而後不斷的重複落筆,這一舉動讓所有的學生包括張大山都百思不得其解,山水畫一般都講究淡彩簡潔,以虛帶實,注重於通過簡單的勾勒描繪出意境。

但是張楚卻反其道而行之,落筆厚重,墨色極濃,似乎要將墨穿透紙張一般。

三名倭國男子冷笑連連,那名倭國老者低聲對其他兩人道:“張大山的弟子看來名不副實,連山水畫的基本道理都不懂,我們這次是贏定了。”

張楚心無雜礙,不斷的落筆,台下的學生們睜大了眼睛,有的迷茫,有的歎息,有的甚至不懂張楚為何會這樣落筆,心裏對張楚的國畫造詣產生了懷疑。

張大山皺著眉頭,似乎在思索張楚為何會這麼做?當看到張楚繪出的逐漸清晰的山峰時,他眼睛一亮,麵色大喜。

三十分鍾悄然過去,張楚最後一筆落下,完成了畫作,畫麵上崇山峻嶺,層層高疊,長鬆巨木,起伏軒昂,雄偉魄力,整幅畫用墨極濃,但是卻描繪出不一樣的意境。

“國畫起源於我國,後傳到了全世界,但是你們隻是懂得了表麵的東西,沒有看到最本質的含義。”張楚放下畫筆大聲道。

那名倭國老者冷笑道:“年輕人,不要大放厥詞,你這幅畫在筆力上最多惠子的畫作打平,然而惠子所用的墨色較為淺淡,線條虛實相間,在意境上更勝你一籌!”

一旁的張大山哈哈一笑出聲道:“小泉一部,你這句話說錯了,我國的國畫博大精深,雖然大部分的山水畫都著重與淺墨來描繪意境,但是這幅畫恰恰卻是精品中的精品,因為這幅畫名為廬山高圖。”

看到小泉一部疑惑的眼神,張大山繼續解釋道:”明代畫家沈周在為他的老師做壽時,憑借自己的想象描繪出了廬山峻峰,成此畫名垂青史。“

小泉一部恍然大悟,但是卻說道:“那又如何?誰能斷定這幅畫的意境比我們的高呢?”

此話一出,頗有胡攪蠻纏的意味,張大山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的確意境這東西誰也不能一言武斷,畢竟每個人所作的畫都有主觀的意識在裏麵,誰也不能判斷好壞。

“所以,這最多算是平局,之前你們已經連輸五陣,因此還是我們贏了。”小泉一部得意的說道。

“無恥!”台下的學生大聲罵道。有好幾名激動的學生甚至想上台把小泉一部揍一頓。

“張大師,你們學院的學生素質可不高啊,跟我們倭國的學生相比簡直差的太多了。”小泉一部繼續嘲諷道。

張大山憤怒無比,眼前的小泉一部明顯是在胡攪蠻纏,但是他沒有辦法,隻能製止學生們衝動的行為。

張楚輕輕撫摸著宣紙,入手那種平滑然他極為舒服,看到小泉一部如此做派,他開口道:”我可以說我們贏了。“

小泉一部不屑的看了張楚一眼:“你贏在哪裏?論筆力,論色彩,你最多跟惠子打成平手,甚至在我看來你不過就是投機取巧罷了。”

“你們的青山俊秀圖描繪的是你們倭國最高的山峰,而我的廬山高圖描繪的是我們華夏的廬山,雖然筆力我們相伯仲,但是你的青山俊秀不過險峻而已,雄偉之說差強人意,而我的廬山用濃墨描繪,不僅險峻秀麗,而且跟我們華夏人一樣,海乃百川,胸懷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