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中國市場取向的經濟體製改革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一定的稀缺性,這就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產品和勞務,獲取最佳效益。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資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計劃配置和市場配置兩種。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市場經濟最初出現於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時代,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製基礎上,並完全由“看不見的手”即市場自發調節。它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馬克思恩格斯對此進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使社會勞動和生產資料不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充分有效的利用,並帶來嚴重的經濟震蕩和危機,提出了用有計劃的組織代替自發的市場經濟的必然性。他們指出,一旦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將被有計劃的組織所代替。
蘇聯建立社會主義製度後,實行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這種體製在特定曆史條件下發揮了積極作用,它使蘇聯迅速地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並在20世紀30年代的資本主義大危機中免受影響。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認為計劃經濟優於市場經濟,並紛紛仿照蘇聯模式建立起這種經濟體製。於是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人們普遍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與不同的社會製度聯係在一起。
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形成的經濟體製便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在這種體製下,社會資源配置方式也計劃配置為主。它的特點是國家運用指令性計劃,直接掌握、控製人財物資源;權力主要集中在政府各級行政部門手中,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在計劃規定的範圍內進行。不可否認,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與當時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初期的經濟條件和經濟發展要求是相適應的,並在當時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證了國家重點建設,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較為迅速地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物質基礎,增加了財政收入,抑製了通貨膨脹,使廣大勞動人民迅速擺脫了貧困狀態。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聯係日益複雜,這種經濟體製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主要表現在:(1)政企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2)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3)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嚴重。(4)經濟形式、經營方式單一化。這些嚴重地壓抑了企業和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得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為了推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從20世紀中葉開始,各個社會主義國家包括中國都進行了經濟改革,探索計劃和市場的關係。50年代末、6O年代初,毛澤東從我國商品生產落後的實際出發,明確指出我國需要有一個發展商品生產的階段,提出要利用價值規律,這些思想為後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但是,由於當時沒有能夠突破傳統觀念,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是同社會製度緊密聯係的製度屬性,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改革措施上至多隻是加強一些市場調節的力度和作用,沒有突破計劃經濟體製總的框架,因而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效。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領導中國共產黨總結了曆史經驗,指出中國要發展,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同時,必須對原有的經濟體製進行根本性的變革:“要發展生產力,經濟體製改革是必由之路。”由此,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開始了市場取向的經濟體製改革。市場調節機製作用不斷增強,大多數商品的價格逐步放開,計劃直接管理的領域逐步縮小,市場對經濟活動調節的範圍不斷擴大。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市場作用發揮比較充分的地方,經濟活力就比較強,發展態勢就比較好。市場取向的經濟體製改革的進展和成效,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實踐基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
經濟體製改革確定什麼樣的目標,是關係到整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正確認識和處理計劃和市場的關係。如前所述,長期以來,無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還是西方經濟學,一直都認為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製度的基本特征,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製度的基本特征。經過改革開放以後的不斷探索,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科學論斷和江澤民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思想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實現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上的重大創新,為我國經濟體製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轉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把明了方向。
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論述,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場調節的大一統的計劃經濟概念,形成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的思想。早在1979年,鄧小平就指出:“說市場經濟隻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隻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不能說隻是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雖然在當時還沒有明確意識改革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隻是強調要重視市場調節的作用,但這種認識第一次打破了傳統的社會主義隻能實行計劃經濟的僵化觀念,把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聯係在一起了。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中正式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並得到了黨的十二大的肯定。這一提法雖然仍然堅持計劃經濟的總體框架不變,市場調節還被認定隻起輔助補充作用,但已為市場發揮調節作用提供了現實基礎,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開辟了一條通路。第二階段,確認社會主義經濟是建立在公有製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突破了長期以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重新解釋了計劃經濟的內涵。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後,鄧小平對怎樣處理計劃和市場的關係,把計劃和市場確立為主輔關係是否恰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說:“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問題如何解決?解決得好,對經濟的發展就很有利,解決不好,就會糟。”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製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鄧小平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政治經濟學”,並把其稱作綱領性文件。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理論的確立,突破了把商品經濟同計劃經濟對立起來的思想束縛,為發展商品經濟,發揮市場機製的作用,掃除了許多障礙。但對這一提法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有些人強調商品經濟的一麵,有些人強調有計劃的一麵。1987年黨的十三大召開前,鄧小平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論述,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嘛。隻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就可以利用。它為社會主義服務,就是社會主義的;為資本主義服務,就是資本主義的。好像一談計劃就是社會主義,這也是不對的,日本就有一個企劃廳嘛,美國也有計劃嘛。我們以前是學蘇聯的,搞計劃經濟。後來又講計劃經濟為主,現在不要再講這個了。”因此,黨的十三大把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新體製界定為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製,強調計劃和市場都是覆蓋全社會的,新的經濟運行機製,總體上來說應當是國家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製。
第三階段,從根本上破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於社會基本製度範疇的思想束縛,確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改革目標。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中國經濟體製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出現了諸多矛盾和問題。在總結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出現政治風波、國際上出現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曆史經驗後,鄧小平反複強調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的路線和政策,必須認真地真正地把改革開放搞下去,把中國發展起來。要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必須從理論上搞清,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分不在於是計劃還是市場這樣的問題。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也有計劃控製。”在1992年初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總結道:“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的這些論斷,明確界定了市場經濟的屬性,從而解除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對立起來的思想束縛,為我國最終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目標模式奠定了理論基礎。
根據改革開放實踐發展的需要和鄧小平的多次談話,特別是南方談話的精神,江澤民於1992年6月9日在中央黨校發表講話時,建議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十四大報告采納了這一建議,並明確指出: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樣,經過長期的艱苦的探索,到黨的十四大終於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這標誌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正式提出和初步形成。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大創新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一方麵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長期曆史經驗的總結,是改革開放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麵也是多年來理論探索的寶貴成果。它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達到當代水平開辟了道路。具體地說它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
第一,突破了把計劃和市場作為製度屬性的傳統觀念,把它們作為資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
鄧小平提出的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的論斷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首先,由此闡明了計劃和市場不是劃分社會製度的標誌。在過去,無論是西方學者還是馬克思主義者,一般都把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看作是分屬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不同社會製度的基本特征。鄧小平的貢獻在於不再把計劃和市場看作製度性範疇,而是看作體製性範疇,它們不是某種經濟製度的基本特征,隻是資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從而不能說市場經濟隻是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製度相結合,就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製度相結合,就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其次,由此闡明了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是現代市場經濟運行普遍采用的調節經濟的手段。鄧小平反複強調: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這是對現代經濟運行方式的概括,因為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步認識到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有效手段,但它也有缺陷,需要由政府運用各種手段對宏觀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和控製。現代市場經濟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是有“計劃”即國家幹預的市場經濟。再次,由此闡明了作為配置資源的方式和手段的市場經濟的共性。鄧小平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相似。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手段的共性主要有:經濟關係市場化,即所有經濟活動主體都通過市場發生聯係,一切經濟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處於市場關係之中,全部生產要素都進入市場;企業行為自主化,即所有企業都具有進行商品生產經營所擁有的全部權利。宏觀調控間接化,即政府部門不直接幹預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具體事務,而是通過調節市場引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並彌補市場缺陷,保證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經濟運行法製化。一切經濟活動方式和關係都以法律形式來規範,整個經濟運行有一個比較健全和科學的法製基礎等等。這些觀點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並為之指明了方向。
第一,強調我國實行市場經濟必須和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結合在一起,闡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大理論創新在於,一方麵把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製度相離析,把它作為資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麵又強調我們實行市場經濟必須和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結合在一起。鄧小平指出:“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搞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進行一係列的體製改革,這個路子是對的。這樣做是否違反了社會主義的原則呢?沒有。因為我們在改革中堅持了兩條,一條是公有製始終占主體地位,一條是發展經濟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終避免兩極分化”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除了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性以外,還具有自己的特征,這些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1)在所有製結構上,以公有製帶來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製形式都可取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不同所有製經濟的企業還可以自願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經營;各類不同的企業都進入市場,國有經濟在市場平等競爭中發揮主導作用。(2)在分配製度上,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製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運用各種調節手段,既鼓勵先進,促進效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3)在宏觀調控上,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努力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的優勢同市場經濟的優勢結合起來,發揮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方麵的基礎性作用,同時通過宏觀調控克服市場經濟的盲目性、自發性等弱點和消極方麵,使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這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性。正如江澤民所說,“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這幾個字是不能沒有的,這並非多餘,並非“畫蛇添足’,而恰恰相反,這是‘畫龍點睛’。所謂‘點睛’,就是點明我們市場經濟的性質。西方市場經濟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符合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東西,毫無疑義,我們要積極學習和借鑒,這是共同點;但西方市場經濟是在資本主義製度下搞的,我們的市場經濟是在社會主義製度下搞的,這是不同點,而我們的創造性和特色也就體現在這裏”
市場經濟體製的發展和完善
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改革目標,並在理論上不斷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實踐上積極推進體製創新,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團的決定》,把黨的十四大確定的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和基本原則加以係統化和具體化,進一步勾畫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藍圖: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製,建立產權清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製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係,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係,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收入分配製度,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通過合法經營和誠實勞動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製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五個相互聯係和相互製約的環節構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基本框架。
市場主體,市場體係和宏觀調控體係是構成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基本要素。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們圍繞這三個方麵,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
實行市場經濟要求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是具有自身經濟利益的獨立的經濟實體,它以利潤的最大化為直接目的,能夠根據市場價格提供的信號決定自身的經營方針和方向,在市場競爭中承擔優勝劣汰的後果。以公有製為主體的現代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因此,培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一方麵要對公有製企業進行改革使其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麵要發展各種非公有製企業,拓寬和豐富市場主體的範圍。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製,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製度,以及在積極促進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任務。黨的十五大進一步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製度,把各種非公有製經濟納入基本經濟製度的範疇,明確指出它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作出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重組、調整和完善所有製結構、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股份製經濟和混合所有製經濟等決策,使市場主體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發展,對激發全社會經濟發展的活力產生了重大作用。在實踐上,一方麵按照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改革方向,加快了國有企業改革步伐,提高了國有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國有經濟的實力得到增強,城鄉集體經濟在改革、重組中得到了新的發展。另一方麵非公有製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實力量。
完善的市場體係是市場經濟有效配置資源的條件,因為它是市場機製發揮作用的前提;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的條件;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紐帶。完善的市場體係是包括從消費資料到生產資料和一切生產要素,以及各種服務在內的完整的市場體係。黨的十四大勝條》我國舞台主義市場體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明顯地發揮出基礎性作用。現在,我國90%以上的生產資料和農產品價格,95%以上的工業消費品價格已由市場決定。技術、信息、勞動力、房地產、資本等各類生產要素市場的都有了很大發展。與此同時,市場搞機還榮勒勒市場監督機構和認證機構逐步完善,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逐漸消除,基本上形成公開、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逐完善。
正確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還要求有以間接調節為主的宏觀調控體係。現代市場經濟,不論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強調不僅要有市場這隻“看不覺的手”,而且要有國家宏觀調控這隻“看得見的手’”。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機製,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內在要求,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國在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健全宏觀經濟調控體係方麵取得了重大進展,基本上實現了從指令性計劃為主向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為主的轉變,從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的轉變,綜合運用稅收、利率、價格和投資政策等調節經濟運行。與此同時,宏觀經濟管理體製改革全麵推進,財稅改革、金融改革、計劃和投資體製改革和政府機構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外貿、外彙、價格、流通、住房、社會保障等各項改革也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確立以後,經過10年的努力,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已經初步建立。但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既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也是一項艱巨複雜的係統工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初步建立,不等於建立新經濟體製的任務已經完成。為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社會產力的發展進一步消除體製性的障礙,黨的十六大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了一係列重大決策。第一,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製度,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製改革,探索公有製特別是國有製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同時,積極促進非公有製經濟的健康發展,調動一切有利於現代化建設的積極因素,構築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第二,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係,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發展產權、土地、搏動力和技術等市場,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環境,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係,進一步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商品和生產要親自由流動。第三,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把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完善國家計劃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觀調控體係,發揮各種經濟杠杆的調節作用;要進一步深化財政、稅收、金融和投融資體製改革。第四,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