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處不利時,沉靜內斂地應對可化險為夷;當身處困境時,積聚力量能轉危為安。沉靜內斂,積聚力量的應對,不僅僅能脫離危險,減少損失,還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年輕人急於表現,想得到快速的“成功”。因而,以為搶到別人前頭就是勝利,即使他的行為對社會造成消極影響也在所不惜。這種對“爭先”觀念的重視,使得社會上人人感到自己在孤軍作戰,周圍都是敵人。其實,隻是運用的方法不對,“沉靜內斂,積聚力量”是應對“爭先”的最好辦法之一。
王婷在大學畢業後,隻身去了南方,順利地在一家跨國公司找到了一個職位。上班的第一天,王婷就發誓要讓自己成為公司裏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她總是暗暗地努力工作和學習。
王婷負責的工作是檔案管理,資源管理專業出身的她很快就發現了公司在這方麵存在的弊端。她開始連夜加班,大量查閱資料,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寫出了一份係統的解決方案,並將公司內部工作運行流程、市場營銷方式以及後勤事務的規範,也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方案,然後一並發到行政經理的電子信箱中。
沒過幾天,行政經理就請王婷到公司的餐廳喝咖啡,離開時語重心長地拍了拍她的肩頭,說:“公司對你這樣能默默做事的人,向來是給予足夠的空間施展才華的,好好努力。”
王婷更加勤奮地努力工作。公司想競標一個大商廈周圍的霓虹燈方案,同事們整天翻案例找朋友,忙得焦頭爛額。王婷白天做自己分內的工作,晚上卻通宵不眠熬紅了眼做方案文書。競標前一天交方案時,王婷去得最晚,行政經理不解:“你們部門的已經交來了。”王婷卻充滿信心地看著他說:“這是不一樣的!”競標的當天,各種方案一下子被否決掉好幾份,公司高層開始緊張,決定試試王婷的方案,這一試就讓王婷為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二天,消息傳遍了整個公司,大家都知道了人事資料管理科有個叫王婷的人不但工作很出色,而且能夠默默地為公司謀利益。
一個月之後,公司人事大調整,原來的部門經理調去別的部門,新來的行政任命文件上赫然印著王婷的名字。在同事們複雜的眼光裏,王婷收拾好自己的東西,邁著悠閑的腳步走進了18層那間豪華的辦公室。
這樣的結局恐怕沒有幾個人能想象得到,一個沉靜內斂,默默做事的小女孩是怎樣征服公司高層領導的呢?她就是以一種低調的行事方式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看到她的成績,而這些成績並不是靠張揚或高傲而獲得的,可見,“沉靜內斂,積聚力量”是一種可喜的內省性格,是一種優美的氣質。
比如在青歌賽上,從內行者的眼光來看,一些歌手,基本功紮實,嗓音甜美,氣質高雅,但缺乏漸入佳境的意識,主要是少了“內斂”的調和;一首曲子,“內斂”有時比“高亢”更能震撼人心,於無聲處響驚雷,此時無聲勝有聲。然而,對於他們來說,“沉靜內斂”些隻是一個參照,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襯托“高亢”,如果自始至終以“高亢”貫穿,就像繃緊的弦,讓聽的人大氣不敢出,唯恐弦繃斷了,這樣處理勢必過猶不及,更談不上美的享受。
一首曲子的處理,大部分的時間用三分嗓子,少部分用七分,極少部分用十分甚至十二分,這樣整首曲子才會娓娓動聽,才會有一種音質上的層次,令人回味無窮,像《列子·湯問》中韓娥的“餘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所以說,“沉靜內斂,積聚力量”的人往往有一種更深層次的思考與認知能力,那是對自己內在生命的一種省察和對外界人與事物的一種敏銳的感應,以及“一目了然”、“旁觀者清”的洞察力。許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人,他們雖不擅長立即表現,卻能深思明辨,把自己所學經過千錘百煉之後才公布於世,從而達到了更好的效果。